Sumba Eclectus
English name:Sumba Eclectus
Scientific name:Eclectus cornelia
【简介】
松巴红胁绿鹦鹉,又称Sumba Eclectus(学名:Eclectus corneli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折衷鹦鹉属的一种大型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小巽他群岛中部的松巴岛,偏好残存的低地和山麓森林,通常在次生森林中筑巢。
【外形特征】
雄鸟为亮丽绿色,翼下红色,喙呈橙色至红橙色,基部黄色。雌鸟全身几乎均为鲜红色,背部颜色稍深,尾羽带有窄边的粉红或黄色尖端,翼下为深蓝色。幼鸟类似成鸟,但色彩较暗。
【生活习性】
松巴红胁绿鹦鹉通常在清晨时分在森林上空飞行,发出响亮的叫声。它们主要栖息在低地和次生森林中,尤其偏好Parinarium和Pandanus的果实和种子。它们与橘冠凤头鹦鹉和巨嘴鹦鹉存在食物和巢穴的竞争关系。
【鸣叫特征】
其叫声包括刺耳的高音尖叫以及较低沉的嘶哑声。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期主要在8月至9月,但在1月也会繁殖,甚至全年都可能进行。雌鸟在高树干或大枝上的洞穴中筑巢,巢洞通常位于距地面20米的树洞内,巢洞开口宽度约为17厘米,深度约为20厘米,筑巢树种主要是Tetrameles属的落叶树。一对雌雄松巴红胁绿鹦鹉通常孵化两枚卵,孵化期约26天,雏鸟在巢内的时间通常为12周,期间有可能有多达八只不同性别的成鸟在巢穴外照料雏鸟。
【外型辨识】
它们的繁殖习性、筑巢行为和幼鸟特征等都是辨别松巴红胁绿鹦鹉的重要依据。雄鸟体型为浅绿色,且尾巴颜色更蓝。雌鸟的尾部缺少黄色,与红胁绿鹦鹉和塔岛红胁绿鹦鹉相比,这些差异有助于区分它们。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该物种被列为濒危(EN)等级。
【地理分布】
松巴红胁绿鹦鹉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小巽他群岛中部的松巴岛。该物种由于栖息地破坏,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