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Dulidae > Dulus > Palmchat
Palmchat

Palmchat

English name:Palmchat

Scientific name:Dulus dominicus

【简介】
棕榈䳭(英文名:Palmchat,学名:Dulus dominicus),是雀形目棕榈䳭科中唯一的单一物种。该科仅包含棕榈䳭属,而棕榈䳭属下也仅有一种——棕榈䳭。

【外形特征】
棕榈䳭体长约20厘米,细小并具有修长的尾巴。其上体呈橄榄棕色至奶黄色,并带有棕色直斑。头部为黑色,喙为黄色,虹膜呈独特的红褐色。初级飞羽边缘以及臀部呈现深黄绿色。

【生活习性】
分布于伊斯帕尼奥拉岛(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及附近的低海拔区域,从海平面直到1500米的高度,它们生活在热带干湿季气候的棕榈树地区或开放性林地之中,也罕见于城市公园和花园中。棕榈䳭偏好棕榈树等果实丰富的地方进行觅食和筑巢。

【鸣叫特征】
棕榈䳭的鸣叫声丰富而嘈杂,包括嗡嗡声、吱吱声和哨音等,常用于社交互动。

【繁殖习性】
具有高度的社会性,群居觅食并在大型巢穴中同居,为自身筑建的安全环境加以防护。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3月至6月,雌鸟会产下2至4枚灰紫色带有斑点的鸟蛋。巢穴通常建立在高大的王棕树上,有时也会采用其他高大树木或通讯电杆作为替代。整个巢穴结构复杂,宽可达2米,内部分隔并入口分散。

【外型辨识】
与本地的珠眼嘲鸫(相对更大的体型、尾部更长、腹部条纹更细密以及更深的身体颜色,带有白色眼环和尾端)相比,棕榈䳭更加显眼独特,它们具有倾向性的红褐色眼睛。值得注意的是,珠眼嘲鸫并不出现在希斯帕尼奥拉岛上。

【保护状况】
棕榈䳭广泛分布且数量稳定,没有面临显著威胁。因此,该物种被IUCN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棕榈䳭的地理分布局限于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其周边的小型岛屿,包括萨奥纳岛和戈纳韦岛。它们是该区域分布最为广泛的鸟类品种,常出现在有适宜食物树种的广泛地域。在大安的列斯群岛,尤其是希斯帕尼奥拉岛上,棕榈䳭极为常见,但似乎较少出现在自然界植被密集的森林地带和高海拔区域,而在城市环境中却显得相当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