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ish Imperial Pigeon
English name:Yellowish Imperial Pigeon
Scientific name:Ducula subflavescens
【简介】
淡黄皇鸠(学名:Ducula subflavescens),又称黄鹂皇鸠,是一种大型皇鸠。它主要特征包括淡黄色的羽毛和蓝灰色的嘴基部。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Bismarck群岛的森林和林地中。
【外形特征】
淡黄皇鸠的体长约38厘米,尾部较短。头部、肩部、背部、翼覆羽和三级飞羽呈现出淡黄色。翅膀的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翼指骨、初级飞羽覆羽及尾羽尖端呈现黑色,尾羽外侧黑色区域相对较窄。下体的尾羽具有明显的黑色末端带,翼下的颜色偏黄白色。眼眸为暗棕色,喙尖为灰绿色,腿和脚为石板色。雄性和雌性在外观上极其相近,幼鸟的头部和颈部可能稍微显得灰色,尾羽尖端的黑色区域也不如成年鸟明显。
【鸣叫特征】
这种皇鸠通常比较安静,但在求偶时会发出一种深沉共鸣的双音节叫声“oo-oom”,第一个音调上升,第二个音调则略微下降;另外还有一种鼻音般的“hooting vroo”叫声。
【生活习性】
淡黄皇鸠主要生活在封闭树冠的原始森林、林缘地带、林木已砍伐过但仍保持较大树木的区域,以及开阔地带的大树群中。在沿海或低地河流附近的森林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的海拔高度可达940米(新不列颠岛)、560米(新爱尔兰岛)以及整个Manus岛。
【繁殖习性】
有关其交配行为的记录显示,7月份是一年内繁殖活动较活跃的时期。
【外型辨识】
在区分淡黄皇鸠与其他鸟类时,可以通过羽毛颜色、翼下黑色区域和尾羽上的黑色尖端的不同来辨认。与蓝眼凤头鹦鹉相比,后者羽毛的颜色较淡黄皇鸠更深;与澳洲斑皇鸠相比,淡黄皇鸠的肉眼可以发现尾羽及羽毛、翼下的斑纹特征区分明显。
【保护状况】
淡黄皇鸠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淡黄皇鸠主要分布在Bismarck群岛,包括Long Island和Umboi,以及Admiralty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