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Imperial Pigeon
English name:Island Imperial Pigeon
Scientific name:Ducula pistrinaria
【简介】
灰皇鸠(学名:Ducula pistrinaria),属于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是一种大型鸟类。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以北和东至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的岛屿上。
【外形特征】
灰皇鸠成体长约38-44厘米,体重约为470-500克。其头部和颈部颜色较浅,为浅灰色,眼圈为白色。上体具有金属光泽,翅膀和背部为光泽绿灰色,三级飞羽和翼覆羽灰绿色,主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带有银色光泽。尾上覆羽为深蓝绿色,尾下覆羽暗栗色,喉部呈酒红色,胸部为灰酒红色,腹部为灰驼色。喙为蓝灰色,尖端黑色,眼睛通常为暗红或褐色,脚红色。幼鸟多为暗淡的颜色,上体和翼部羽毛边缘带有窄边黄褐色。不同的亚种在大小和光泽上存在差异。
【鸣叫特征】
灰皇鸠的广告鸣声独特,声音由较高音的“啊呼”音逐渐降低音调,还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音颤音。
【生活习性】
灰皇鸠主要栖息在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也频繁访问被清理过的林地果树。这种鸟类通常出现在沿海低地,最高可达新不列颠岛的250米或布干维尔岛的600米。它至少部分存在迁徙行为,并且能进行长途海上飞行。其飞行方式强劲而直线,经常在树冠上方飞行。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从布干维尔岛的7月至9月,或如在尼桑岛全年皆有可能。巢一般由较为坚固的树枝平台搭建而成。一窝通常只产1枚卵,卵由双亲共同孵化。
【外型辨识】
灰皇鸠与太平洋皇鸠相似,但前者整体更苍白。在阿德米拉尔蒂群岛的个体与幼年红疣皇鸠的区别在于灰皇鸠腹面和下方为灰色,而后者通常为肉桂色。
【保护状况】
灰皇鸠目前被IUCN评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灰皇鸠分布在新几内亚以北和东至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等地。具体范围涉及Bismarck Archipelago和Solomo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