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backed Imperial Pigeon
English name:Dark-backed Imperial Pigeon
Scientific name:Ducula lacernulata
【简介】
黑背皇鸠(学名:Ducula lacernulata)属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这种鸟类在东至西爪哇及小巽他群岛西部与中部的山上森林中广泛生存。
【外形特征】
黑背皇鸠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普遍在39至45厘米之间。其前额、头部及脸部为蓝灰色;喉咙、颈部及胸部为淡紫色,带有银灰色调;背部之上携有青铜绿色的光泽,颜色为深棕色,且翅膀部分尤为明显;尾羽灰黑色,带有灰色带;躯干下方呈深灰色;虹膜深红,喙色为黑色、深灰色或蓝灰色;腿为红色至紫红色。雌雄鸟外观相似。
【生活习性】
黑背皇鸠栖息于丘陵和山地森林,通常在海拔850米以上处生活。栖息高度从150米到2500米不等,尤以海拔850米以上的山区更为常见。它们常常结成小群体,在树冠层活动,有时单独或成对飞翔。文献记载,现代该鸟种在小巽他群岛最高可达2000米。
【鸣叫特征】
黑背皇鸠最常发出一种有规律的鸣叫,其声音可描述为2至3音节的低吼声,具有一定的韵律性。
【繁殖习性】
黑背皇鸠的繁殖季节记录发生在3月、8月、10月和11月。繁殖鸟会构建一个扁平的树枝平台作为巢舍,部位通常在高树位置。每窝产生一枚蛋。
【外型辨识】
黑背皇鸠的鉴别特征是其深褐色的背部及独特的头部颜色变化。亚种sasakensis头部颜色及腹部色调较其他明显。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该物种在2010年被列入鸟类红色名录,评定等级:无危。IUCN等级:LC(无危)。它主要依赖中海拔和山地森林生存,由于该区域未受人类干扰较多,因此相对常见。然而,狩猎压力仍对该种群构成威胁。
【地理分布】
黑背皇鸠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群岛包括爪哇山(爪哇的中、西部)、巴厘岛、龙目岛、弗洛勒斯岛和附近的小巽他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