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nesian Imperial Pigeon
English name:Polynesian Imperial Pigeon
Scientific name:Ducula aurorae
【简介】
波利皇鸠(英文名:Polynesian Imperial Pigeon,学名:Ducula aurorae),属于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的一种大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岛屿区域。
【外形特征】
波利皇鸠长度约为51厘米,具有较为显眼的黑色肉质喙上方的突起,头部、颈部及下体浅银灰色,腹部覆羽灰白色、偶尔带有红褐色。面颊喉部呈灰色,背部则呈现黑色,具有闪亮的绿蓝金属光泽。虹膜呈红色,腿脚为鲜艳的红色,喙为黑色。雌性个体体型较男性的略小,幼鸟的颜色较深,头颈为深绿灰色,下体也偏深灰色。
【生活习性】
偏好密林环境,经常在森林上层或者冠层的树冠中飞行,以水果为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本土和引入的多种果实类型。其飞行慢而深沉。
【鸣叫特征】
鸣叫记录尽管有限,知其叫声为一系列5声模模糊糊的低吼声,位于中间位置的两声最为响亮,整体持续时间为4-5秒,每一单独音节的持续时间大约为0.3-0.4秒。在近处,还能听到颇具深度的起始咕噜音。
【繁殖习性】
未提供相关信息。
【外型辨识】
波利皇鸠是大型鸟类,其特征包括黑色肉质喙上方的突起、浅银灰色的头部和颈部、背部呈现绿色或黑蓝色。成鸟的颜色较为明亮,而雌鸟和幼鸟则略显暗淡。
【物种区别】
未提供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目前该物种被列为EN(濒危)级别。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物种现存数量约为1206只。以往曾分布于社会群岛,但目前仅在Makatea岛存在,其存续面临着基础建设发展的威胁。
【地理分布】
波利皇鸠的地理分布范围主要包括太平洋诸岛屿,如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