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Imperial Pigeon
English name:Green Imperial Pigeon
Scientific name:Ducula aenea
【简介】
绿皇鸠,别称大绿斑鸠、绿南鸠、大绿鸠、大青咖鸟,为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的鸽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皇鸠分布广泛,遍及南亚、东南亚和菲律宾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部、印尼以及菲律宾各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和广东等地。
【外形特征】
绿皇鸠体型较大,体长可达45厘米,体重508-600克。体色以珍珠灰色为基调,这样的颜色自然地分布于头部、颈部以及下体,背部和翅膀则呈现出金属绿光泽。肩部和翼覆羽为铜绿色或墨绿色,而尾下覆羽则呈暗栗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亚种个体在颈后出现明显的橙色或栗色斑块。
【生活习性】
绿皇鸠栖息在低地至山脚的森林,包括次生林,以及靠近人类居住区的森林,尤其偏好树冠层活动。它们的食性主要为植物果实,尤其偏爱无花果和肉豆蔻。飞行动作迅速且有力,每隔一段距离会煽动翅膀一次。
【鸣叫特征】
绿皇鸠的叫声深沉而响亮,常见鸣声为“rrruh-RUOOHH”。虽然其基本鸣声不变,但地理分布的不同区域会有细微变化,如在斯里兰卡比较高亢,而在安达曼群岛则比较低沉。
【繁殖习性】
绿皇鸠繁殖季节一般从4月开始至7月,男女双方通过彼此点头、挺胸、舒展颈部的羽毛进行交配求偶。在搭建简陋的巢时使用枯枝,一般产卵1至2枚,孵化期间雌雄交替照顾。卵为白色,尺寸约为41-51 x 31-37毫米。
【外型辨识】
绿皇鸠与族内的其他种类,如马来皇鸠、蓝尾皇鸠和山皇鸠有所区别,其分别通过不同的上体和下体色调,尾下覆羽颜色以及颈背橙色斑块来区分。
【保护状况】
绿皇鸠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无危(LC)物种。然而,由于森林过度砍伐及其栖息地破坏的增加,绿皇鸠的数量正在减少,尤其是在中国,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某些地区的非法狩猎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地理分布】
绿皇鸠分布广泛,遍及南亚、东南亚和菲律宾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部、印尼以及菲律宾各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和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