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son-nap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Crimson-nap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Dryobates cathpharius
【简介】
红枕啄木鸟,是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林啄木鸟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因其显著的红色头顶斑块而得名,学名为Dryobates cathpharius。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尼泊尔中西部、西藏东南部、印度东北部至缅甸西部的山地阔叶林中,通常栖息在1,200至3,000米的海拔范围内。
【外形特征】
红枕啄木鸟体长约17至19厘米,重23至35克。整体上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其中,上体为黑色,翼部带密集的白色条纹和大块的白色斑点。尾羽上方为黑色,外侧带白色横纹,下方则为黑白相间的条纹。红枕啄木鸟的喉部和下巴为白色,胸部中央有一红色斑块,剩下的部分为白色或淡黄色并伴有黑色条纹,腹部可能呈红色或粉红色。头部前额为白色,头顶黑色,雄鸟有明显的红色颈背斑;雌鸟则颜色较暗,有时颈部和胸部区域带有较浅的橙色。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于中到高山地带阔叶林中,尤其偏好含橡树(Quercus)、杜鹃花和栗树(Castanopsis)的森林。红枕啄木鸟倾向于在低处觅食,喜欢停靠在枯死的树木上,以花蜜和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红枕啄木鸟的叫声响亮且独特,通常发出“chik!”声,或带有下降频率的颤音。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红枕啄木鸟的保护状况被列为无危(LC)级别,表明其当前无明显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红枕啄木鸟主要繁殖于尼泊尔中西部、西藏东南部、印度东北部到缅甸西部的山地阔叶林地区。在中国大陆,红枕啄木鸟的分布可能仅限于西藏东南部的某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