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amnophilidae > Drymophila > Rufous-tailed Antbird
Rufous-tailed Antbird

Rufous-tailed Antbird

English name:Rufous-tailed Antbird

Scientific name:Drymophila genei

【简介】
棕尾蚁鸟(英文名:Rufous-tailed Antbird,学名:Drymophila genei)是雀形目蚁鸟科赤褐蚁鸟属的一种鸟类。其主要栖息地为南美洲东部的巴西东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棕尾蚁鸟成鸟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雄性个体拥有黑色冠羽和独特的白色眉线,眼周具有明显的黑色眼带,眉线后面的脸部逐渐转变为带有黑色斑点的白色;背部和肩部的羽毛呈橄榄棕色并带黑色斑点,肩部间可见白色块斑,臀部和尾巴则为红棕色。雌鸟的冠羽为锈黄色并带有黑色条纹,眉线为淡白色,上身与雄鸟类似但背部无黑色斑点,肩部间也无白色斑块。雌性的脸部侧面、喉咙以及下体为淡黄色,上部也呈红棕色。

【生活习性】
棕尾蚁鸟主要在地面至3米左右的高度活动,偶尔可高达7米。其觅食时主要集中在约1.5米的高度。该物种单独行动,有时会短暂加入其他食虫鸟种的混群。这些鸟类频繁采用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觅食,每一步过程中都会短暂停顿1至2秒观察。棕尾蚁鸟主要通过静立捕猎,通过踩踏藤蔓、竹子表面以及悬挂于那竹林中的枯叶进行捕食。

【鸣叫特征】
雄性棕尾蚁鸟发出的响亮歌声由一个尖锐音符加上后续的长嘶哑音符组成(大约持续1.8秒的5个音符序列)。雌鸟的鸣声较低沉,通常由3个清晰的哨音后跟2个较弱且快速鸣叫组成(总长约1.3秒的5个音符序列)。此外,棕尾蚁鸟还常发出由短促的扁平高音音符组成(约为0.15至0.2秒)或更长时间的嘶哑“chirrs”(0.3至0.5秒)等其他叫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09年名录,棕尾蚁鸟之前被列为近危(NT)物种,但现已被重新评估为无危(LC)。分布于多个保护区,如伊塔蒂亚亚、塞拉多斯奥尔甘奥斯和塞拉达博卡伊纳国家公园。尽管其分布范围相对有限以及栖息地条件的特殊需求,仍然面临保护需求。

【地理分布】
棕尾蚁鸟主要栖息地为南美洲东部的巴西东南部地区,具体分布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埃斯皮里图州、圣保罗东北部及里约热内卢。这些区域拥有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为其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