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Trochilidae > Doryfera > Blue-fronted Lancebill
Blue-fronted Lancebill

Blue-fronted Lancebill

English name:Blue-fronted Lancebill

Scientific name:Doryfera johannae

【简介】
蓝额矛嘴蜂鸟(学名:Doryfera johannae)是雨燕目蜂鸟科矛嘴蜂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地区的亚马逊雨林及其北部和西北部。它们常栖息在高海拔的云雾森林中,海拔范围在800至1200米左右。

【外形特征】
蓝额矛嘴蜂鸟体长通常在9.6至11厘米之间,雄鸟体重约为3至5克,雌鸟略重,体重在3.3至6克之间。其繁殖特征为雌鸟前额呈现绿蓝色,体型较小且颜色较为淡雅,而雄鸟前额则泛着蓝紫色光泽,几乎整个下体为蓝黑色,并带有蓝绿色光泽。亚种guianensis体型更小,颜色较为淡雅。

【鸣叫特征】
觅食时,蓝额矛嘴蜂鸟的发声较为随意,常发出细薄、干燥的叫声,类似于“chuert”。然而,这种鸟的歌声尚未有精确的描述。

【生活习性】
这种蜂鸟生活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大面积的湿性森林中,尤其偏好山脚地带,海拔范围在280至2000米之间。它们活跃于树林内层至树冠下层,偶尔降落在灌木层中。尽管它们依赖吸食管状花的花蜜为主要食物,也会捕食小量的节肢动物。蓝额矛嘴蜂鸟偶尔会捍卫其花区领地。

【繁殖习性】
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东南部,蓝额矛嘴蜂鸟在7月中旬左右进行单蛋孵化期,首次筑窝失败后的十天内便会重复筑巢活动。这种鸟用苔藓和蜘蛛网搭建巢穴,通常是悬挂在岩石突起处的洞穴内。巢穴大小为约60毫米高、70毫米外径和30毫米内径,每窝通常产两枚白色蛋,每蛋尺寸大约为15.6 x 11.1毫米。

【外型辨识】
蓝额矛嘴蜂鸟因其独特的蓝紫色前额和较小的体型而易于辨识。雄鸟前额泛着蓝紫色光泽,几乎整个下体为蓝黑色,并带有蓝绿色光泽;雌鸟前额呈现绿蓝色,体型较小且颜色较为淡雅。

【物种区别】
人们把蓝额矛嘴蜂鸟与绿额矛嘴蜂鸟混为一谈,但前者体型较小,雄鸟的蓝色前额更为显眼,而雌鸟则具有绿蓝色前额,尾部上的蓝色更为明显。这些特征是两个物种之间显著的区别。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蓝额矛嘴蜂鸟列为无危物种,列入CITES附录II进行保护。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境内部落及雨林,最近更在秘鲁东南部的马努国家公园被发现。蓝额矛嘴蜂鸟耐受程度中等,具备良好适应能力,在选择性砍伐和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的环境里也不难发现。一般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从稀少到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