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Royal Albatross
English name:Northern Royal Albatross
Scientific name:Diomedea sanfordi
【简介】
北皇信天翁(学名:Diomedea sanfordi)是鹱形目信天翁科中的大型海鸟。它们主要栖息于南半球的温带海洋和亚南极海域,尤其在繁殖季节,它们主要分布于新西兰的查塔姆群岛。
【外形特征】
北皇信天翁体长约115厘米,体重范围在6.2至8.2公斤之间,翼展约为270至305厘米。幼鸟期头部、颈部、背部上部以及臀部均呈白色,不过头部和臀部会有暗色斑点;下背部和背部也为白色,但带有更多的黑色斑点,翅上部分则为深黑褐色,覆羽上还点缀着白色的斑点;翅膀的下翼和尾尖呈现黑褐色,下翼里侧则与上翼一样偏深。所有年龄段的北皇信天翁都有粉红色的喙,上喙边缘实为黑色,腿脚部分为浅粉色。年龄增长后,头部、背部、臀部、尾部和肩部逐渐变白。
【生活习性】
北皇信天翁主要以头足类、鱼类、甲壳类、水母以及其他腐肉为食,尤其是在捕食鱿鱼方面占到85%的比例。它们在空气中或水面展示广泛的互动,一旦形成伴侣,展示动作则显得更为朴素。繁殖开始于8岁,每两年筑巢一次,偏好常绿草或丛生植被环境,筑巢时使用植物、泥土和羽毛构成巢穴。
【鸣叫特征】
无相关描述
【繁殖习性】
每年10月或11月产下一枚卵,孵化期约为80天。雏鸟一个月后离开巢穴,通常240天后能够独立翱翔。北皇信天翁繁殖地的密度普遍比其他大型信天翁更高。
【外型辨识】
无相关描述
【物种区别】
北皇信天翁上翼全部为深黑褐色,而皇信天翁上翼有大面积白色。此外,北皇信天翁的行为特点也能帮助辨别两者。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北皇信天翁被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北皇信天翁在繁殖季节主要分布于查塔姆群岛(Forty-fours Island、Big Sister Island和Little Sister Island)、奥克兰群岛的Enderby Island及新西兰奥塔哥半岛的Taiaroa Head。非繁殖季节,它们广泛活动于南半球的温带海洋和亚南极海域,尤其是太平洋的Humboldt Current以及Patagonian Sh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