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Didunculus > Tooth-billed Pigeon

Tooth-billed Pigeon

English name:Tooth-billed Pigeon

Scientific name:Didunculus strigirostris

【简介】
齿嘴鸠(学名:Didunculus strigirostris),是鸽形目鸠鸽科、齿鸠属中的唯一现存物种,体型中等,约长31至35厘米,体重约为400克。其特别之处在于喙部的特征,大而弯曲,基部呈红色,两侧各有两槽和三个突起。眼睛周围、爪子和脚均为红色。这一种鸟的繁殖仅限于萨摩亚Savaii和Upolu两个岛屿的原始雨林,也是萨摩亚的国鸟。

【外形特征】
齿嘴鸠表现出惊人多样性,身长约31至38厘米,体型较为健硕,尾巴较短,最显著的是其独特的喙,粗壮且弯曲,基部为红色,且两侧各有三个小状突起。其头部、颈部、胸部、肩部的羽毛呈现黑绿色或者蓝绿色的光泽,背部和翅膀为赤褐色,腿和脚均呈红色。幼鸟则表现出稍微暗淡的颜色。

【生活习性】
齿嘴鸠偏好中海拔的原始森林,通常在高度300至1400米的范围内生存。它们仅栖息在萨摩亚人称为樫木树的果实区域内。这是一种极为挑剔的鸟类,几乎全部栖息于高大的森林树木之上,偶尔下方还会活动。如果受到威胁会迅速起飞,展示强大的飞行能力。它们以樫木属果实为主要食物,有时也会食用其他类型的水果。

【繁殖习性】
齿嘴鸠的繁殖活动主要集中在3月至11月,期间以4月至9月最为密集。它们通常选择在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处筑巢,巢穴通常距离地面5至12米,偶尔能达到25米或更多。每次使用巢穴产卵2枚。

【保护状况】
因为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和极端天气的威胁,当前齿嘴鸠被列为极危物种(CR级别)。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种群数量由4800到7200大幅减少到大约2500头。有关的拯救计划包括森林保护、可再生食物来源的研究、繁殖研究和外来物种的控制。保护活动还加强了与环境破坏相对抗的力度,这有助于维持这个独一无二物种的生存。

【地理分布】
齿嘴鸠仅栖息于萨摩亚Savaii和Upolu两个岛屿的原始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