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Drongo
English name:Black Drongo
Scientific name:Dicrurus macrocercus
【简介】
黑卷尾,又名大卷尾,在热带南亚地区较为常见,广泛分布在多个亚洲国家。它们通体深黑,尾羽呈现明显分叉,飞行姿态优雅,常在农田、草地和低矮森林中活动。
【外形特征】
成鸟体型中等,体长约为27.9厘米(雄鸟)至26.9厘米(雌鸟),体重介于39到51克。幼鸟体羽较软,更偏向褐色,金属光泽主要限于背部。虹膜呈宝石般的红褐色,喙略宽且短,具备强大的抓握力。腿为黑灰色。
【生活习性】
黑卷尾偏好开阔地区,如开阔旱地、农田边、草地和湿地。它们常在黎明和黄昏时分活动,在此期间以昆虫为食,通过迅速的空中机动捕食。黑卷尾具备攻击性,面对大鸟时不会退缩。
【鸣叫特征】
黑卷尾的鸣叫声响亮而具有金属感,善变且丰富,常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其经典鸣声为双音节的“tee-hee”,与胡鹰叫声相似。
【繁殖习性】
黑卷尾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约为16天。它们筑巢在大树顶端的细小分叉处,巢由高粱秆、草穗、蛛网混合物等构成。孵化后的幼鸟需要亲鸟喂养和保护长达一个月。
【外型辨识】
成鸟整体而言体型相近,主要区别在于雄鸟相对更大一些。幼鸟体羽较软,更偏向褐色,金属光泽主要限于背部。
【保护状况】
黑卷尾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物种(LC)。然而,在某些太平洋岛屿上,这种鸟类成为入侵物种,并引发对当地特有鸟类生存的威胁。
【地理分布】
黑卷尾广泛分布于多个亚洲国家,从伊朗东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到中国东北部、台湾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黑卷尾的分布可见于黑龙江在内的各地,包括海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