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ing Drongo
English name:Shining Drongo
Scientific name:Dicrurus atripennis
【简介】
辉卷尾,学名Dicrurus atripennis,是一种分布在西非及中非地区的雀形目、卷尾科鸟类。该物种以全身呈现极光泽的黑色为最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
雄鸟体长21.5到24厘米,体重35到47克。头部和身体全黑,展现强烈金属光泽,特别是上体、喉部和胸部部分更加显著。额头和眼周绒黑,而上喙基部则覆盖着硬羽。次级飞羽边缘也有闪亮感,翼覆羽与三级飞羽为黑色,略带蓝光泽。尾巴稍叉,长度为89到111毫米,叉深为5到15毫米。虹膜为深红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型稍小,喉咙和腹部光泽较弱。幼鸟为烟黑色,唯有翅膀和尾巴带有绿色光泽。
【生活习性】
辉卷尾栖息于原始森林和林冠下层的老次生林,高度从海平面至1000米左右,通常栖息于阴暗且成熟的林地树冠层和浓密灌木之间。猎食时从水平枝或藤蔓环出击,捕捉如正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螳螂目、蝉目和白蚁等大型昆虫。
【鸣叫特征】
文中未提及辉卷尾的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辉卷尾繁殖期主要集中在利比里亚的8月至次年1月,其展示性和领地行为则主要发生在9月至11月之间。此外,早在3月和6月也会观察到生殖腺增大的个体。在构建巢穴时,辉卷尾通常会利用根须和苔藓制成浅杯状巢,结构构建过程约在8月至12月,具体时间根据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在加蓬为1月至3月,刚果人民共和国为8月至9月。每窝通常产2枚蛋,蛋壳呈奶油棕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塞拉利昂、几内亚东南部、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南部、加纳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以及加蓬和刚果中部等地区。由于辉卷尾是唯一经常活动于林冠下层的卷尾物种,因此这些区域的栖息环境特征能成为可靠的识别特征。
【物种区别】
文中未提及辉卷尾与其他物种的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结果,在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辉卷尾被列为LC(无危)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