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Dicaeidae > Dicaeum > Olive-capped Flowerpecker
Olive-capped Flowerpecker

Olive-capped Flowerpecker

English name:Olive-capped Flowerpecker

Scientific name:Dicaeum nigrilore

【简介】
绿顶啄花鸟(Olive-capped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nigrilore),是雀形目啄花鸟科中的啄花鸟属成员。它们特有分布于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区域。

【外形特征】
绿顶啄花鸟体长约为9.8厘米,体重在9.5至12.4克之间。头部顶部带有淡橄榄色,背部呈棕色,翼上覆羽边缘为绿色,翼部与尾部为深棕色。其喉部为白色,胸部和腹部为灰色,两胁及尾下覆羽带有淡黄色调,腹部则为白色。眼睛可能呈棕色或血红色,喙黑色,脚为灰色至黑色。雌雄外观相似,但幼鸟比成鸟显得较暗淡。亚种Diuatae的头部呈淡绿色,背部、两胁和尾下覆羽为橄榄绿色,腹部带有黄色调。

【生活习性】
绿顶啄花鸟通常生活在海拔900米以上的亚山地和山地森林中。它们主要食草,特别对开花和结果阶段的树木附近尤为感兴趣。其食物可能包括寄生植物(Loranthaceae)的果实、花粉和花蜜。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包括尖锐的上升哨音、粗糙的'jiik!'声,以及重复10至15次的高音刮擦声'zuti-zuti-zuti-zuti...',还有一种快速升降的约30个音符的高音颤音,其声音对啄花鸟来说比较不典型。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观察到该物种的建巢行为发生在五月。巢呈球形,直径约15至18厘米,由纤维和其他干燥的植物材料编织而成,外部覆盖苔藓,通常悬挂在距地面15米高处的小枝条上。

【外型辨识】
绿顶啄花鸟容易与绿背锯齿啄花鸟混淆,不过前者的喙更长,腹部亦展示出更多黄色。亚种Diuatae与主要亚种在外表上有明显的差异。

【保护状况】
绿顶啄花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Least Concern)。尽管其栖息地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但该物种局部数量相对较多,并且大部分栖息地仍然位于偏远山区,保持在较为完好的状态。

【地理分布】
绿顶啄花鸟主要分布在棉兰老岛的山区,包括Mount Malindang、Mount Kitanglad、Mount Apo、Mount McKinley、Mount Busa、Mount Matutum、Mount Mayo、Misamis Oriental省的山脉,以及Mount Hilong-Hilong、Mount Pasian和Mount Puting Bato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