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mson-crowned Flowerpecker
English name:Crimson-crowned Flowerpecker
Scientific name:Dicaeum nehrkorni
【简介】
红冠啄花鸟(英文名:Crimson-crowned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nehrkorni),是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仅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的山区。
【外形特征】
红冠啄花鸟体态较小,尾短。雄鸟整体为深色,头部、胸部斑点以及臀部呈现鲜艳的红色,腹部为白色,并且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线条,胸部两侧长有白色的绒毛。在此之中,雌鸟的色彩相对暗淡得多,红色仅限于臀部,并且没有胸部的红斑和腹中线。幼鸟则类似于雌鸟,不过臀部不存红色。它们的眼部为黑色,喙颜色为黑或深褐色,腿也为黑色。
【生活习性】
红冠啄花鸟主要栖居在山地、亚高山森林及其周边区域,栖息海拔范围从200至2400米。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果实,种子里也有,可能还会摄取一些花蜜和寄生植物的花粉。通常它们孤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会参与混合物种群。
【鸣叫特征】
红冠啄花鸟的叫声尖锐且独特,通常发出“tzeet-tzeet”的急促声,随后调至一个快速的颤音,此外还有高音的“kwit”声。
【繁殖习性】
有关红冠啄花鸟的繁殖细节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红冠、红臀以及黑白灰的特定色彩是识别红冠啄花鸟雄鸟的关键。而雌鸟主要通过红臀来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评估为无危(LC),作为限制性范围物种,它们虽广泛但总体稀少,特别是在较高海拔处更为常见。这种鸟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山区,又存在于多个保护区,例如洛雷林杜国家公园内。
【地理分布】
红冠啄花鸟仅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