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ing Flowerpecker
English name:Buzzing Flowerpecker
Scientific name:Dicaeum hypoleucum
【简介】
白腹啄花鸟,学名Dicaeum hypoleucum,英文名称Buzzing Flowerpecker。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这种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菲律宾的森林和灌木丛中。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白腹啄花鸟具有独特的羽毛色彩,包括黑色的头部、背部、尾羽及初级飞羽;下腹部呈灰白色,喉咙为白色;脚部颜色通常为深棕色、灰棕色或完全黑色;虹膜为棕色或红棕色。喙呈黑色且较为尖细。雌鸟的颜色更为暗淡,上部为暗橄榄色。幼鸟呈现出更深灰到橄榄色的羽毛,喙部颜色相对较浅。不同亚种在颜色上有所差异:obscurum亚种的上部呈现橄榄棕色,下部为灰橄榄色;cagayanense亚种下部更偏黄色;pontifex亚种上下部均呈现暗绿棕色;而mindanense亚种上部为烟熏橄榄绿色。
【生活习性】
白腹啄花鸟主要栖息在森林、林缘和灌木丛中,尤其是在具有开花结果树木的区域。它们喜欢食用无花果果实以及槲寄生的果实、花蜜及花粉,并且偶尔摄取昆虫。该物种活跃于低至1500米的海拔范围,在棉兰老岛北部可达1800米。它们常在一个或多个物种组成的群体中活动,通常在树冠层内不同高度处觅食。
【鸣叫特征】
白腹啄花鸟因发出类似昆虫嗡嗡声的鸣叫而获得“Buzzing Flowerpecker”的别名。
【繁殖习性】
白腹啄花鸟的繁殖季节大约为1月、3月至6月、8月及9月。雄性的生殖器官在此期间处于活跃状态,但对其筑巢、交配及育儿的具体情况目前了解有限。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信息,白腹啄花鸟的等级为LC(无危),体现了其在地理范围内的普通性和安全生存状况。该物种广泛分布,并且没有具体数量的研究数据来确保其长期生存。
【地理分布】
白腹啄花鸟广泛分布于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但不出现在民都洛岛和米沙鄢群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