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Dicaeidae > Dicaeum > Red-capped Flowerpecker
Red-capped Flowerpecker

Red-capped Flowerpecker

English name:Red-capped Flowerpecker

Scientific name:Dicaeum geelvinkianum

【简介】
红顶啄花鸟(学名:Dicaeum geelvinkianum),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其确切分布区域主要涵盖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在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亦有少量存在。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IUCN:LC)。

【外形特征】
红顶啄花鸟体型小巧,体长约为9厘米,体重介于5.3至7.5克之间。雄性红顶啄花鸟头部前端为鲜亮红色,臀部和胸部也呈红色,上半身则为深绿色,肩部带有微弱的蓝光效果,腹部则呈现橄榄灰色。而雌性红顶啄花鸟则腹部颜色稍显淡雅,胸部无红色。幼鸟的外观与雌鸟相似,但上部羽毛几乎不具红色,喙部则较为浅色。

【生活习性】
红顶啄花鸟主要栖息于森林树冠及边缘地带,热衷于停留于开花或结果的树木之上,并同样活跃于次生林、密集草原、种植园乃至家庭花园中。它们的食性偏以果实为主,同时也食用花蜜和花粉,特别是槲寄生科植物,同时也会食入较大的种子和蜘蛛。该种鸟类通常于树冠层和上层区域活动和觅食。

【鸣叫特征】
红顶啄花鸟发出单一的嗡嗡声,且尾音呈下降趋势,类似“bszzrt”的声音。

【繁殖习性】
红顶啄花鸟的繁殖季节记录在每年的3月、11月和12月。它们的巢结构为梨形,巢体尺寸约为长100毫米,宽45毫米,脐部直径为17毫米,位置接近巢体顶部。采用灰色动物纤维和红棕色蕨类植物毛制作而成。筑巢时,它会将巢体悬挂至遮蔽的Croton树附近。每窝通常产2-3枚白色的卵。成鸟在7月初被记录到携带并喂养幼鸟的现象。

【外型辨识】
辨识红顶啄花鸟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成年雄性拥有的红顶及红臀。与槲寄生鸟比较,成年红顶啄花鸟幼雏会有橙色的喙,而且缺少明显的红底尾羽。雌性的红顶啄花鸟外表较暗淡,淡橄榄色较为明显。

【保护状况】
红顶啄花鸟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红顶啄花鸟广泛分布于包括新几内亚在内的多个地区,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高达2350米。近年来研究还发现了红顶啄花鸟在北托雷斯海峡的 Saibai岛也可能有小型社区群体存在。2002年2月,野外调查曾记录到一只成年雌鸟和一只刚离巢的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