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Dicaeidae > Dicaeum > Bicolored Flowerpecker
Bicolored Flowerpecker

Bicolored Flowerpecker

English name:Bicolored Flowerpecker

Scientific name:Dicaeum bicolor

【简介】
物种名称:双色啄花鸟(英文名:Bicolored Flowerpecker,学名:Dicaeum bicolor),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菲律宾,但不包括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

【外形特征】
雄鸟背部为黑色,带有蓝紫色光泽;下体为灰色,喉部、胸部中央、腹部及尾下覆羽为白色。雌鸟上体呈橄榄绿色,头部至背部更绿,尾部黑色,下体为灰色,带有橄榄绿色色调;胸部和腹部中心为黄白色,翼下覆羽白色。喙厚实,雄鸟眼虹膜为红色,雌鸟为栗色,腿为黑色或暗褐色。成鸟体长约为9厘米,雄鸟体重7.8-8.5克,雌鸟体重8.6-10克。

【生活习性】
双色啄花鸟栖息于森林边缘和次生林,偏好与开花或结果树木共同生长的环境。它们通常在树冠层以下1000米的范围内活动,偶尔可高达2250米以上。这种鸟主要单独或以小群体的方式活动,在觅食时会加入其他物种的小型混合群。其饮食包括果实、花粉和寄生植物(如桑寄生科)的花蜜。

【鸣叫特征】
该鸟发出尖锐的“juk!”声,以及高音金属般的“chink!”声。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3月和5月期间观察到雏鸟离巢。根据记录,在4月南部吕宋岛发现了携带卵巢蛋的雌鸟。其他繁殖方面的具体信息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与其他啄花鸟相比,双色啄花鸟在形态上较为独特。与火冠啄花鸟相比,没有明亮的头部斑块;与白腹啄花鸟相比,喙更粗厚。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双色啄花鸟列为“无危”物种(LC),但考虑到其稀有性和树冠层对其数量的认识限制,真正在野外存在的数量可能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