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Sp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Dendropicos poecilolaemus
【简介】
斑胸啄木鸟(学名:Dendropicos poecilolaemus),也称为乌干达点啄木鸟,是鴷形目啄木鸟科灰啄木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该物种由Reichenow于1893年首次命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查德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南苏丹和乌干达。
【外形特征】
斑胸啄木鸟体长约为15厘米,体重在25至30克之间。雄鸟具有明显的头冠特征,前额至头顶中部为棕色,后顶至颈背为红色,耳羽和颈部两侧带有褐色条纹。上体为淡黄绿色,胸部散布着暗色斑点,胸部和腹部为淡绿黄色,两翼及尾部有黄绿色边缘。与雄鸟相比,雌鸟的后颈呈全黑色,缺乏红冠;幼鸟则偏向灰色,缺少黄色调,上下体的条纹不如成鸟明显。
【生活习性】
斑胸啄木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偏好在枯死的树木上觅食,偶而也被观察到在孤立的活树或草地之间游荡。饮食以甲虫幼虫、毛虫和蚂蚁为主,通过啄击树干以寻找食物来源。
【鸣叫特征】
斑胸啄木鸟的鸣叫声干燥且连续,发出类似于“che che che che che”的声响。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扎伊尔为5月至9月,乌干达则为3月至9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之间。斑胸啄木鸟会在树干中挖掘巢穴进行繁殖,但具体的繁殖习性尚未完全清楚。
【外型辨识】
斑胸啄木鸟的胸部斑点以及雄鸟头顶红黑相间的特征,使它们能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保护状况】
斑胸啄木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物种”(2016年)。目前尚未发现对其种群构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但个体数量未知。
【地理分布】
斑胸啄木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查德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南苏丹和乌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