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 Woodpecker
English name:Olive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Dendropicos griseocephalus
【简介】
非洲灰啄木鸟(学名:Dendropicos griseocephalus),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灰啄木鸟属的独特物种,由法国学者乔治-路易·勒克莱尔于1780年首次基于南非好望角地区的标本描述。体长约20厘米,体重范围在33-51克。
【外形特征】
雄鸟的头部后部和颈部有红色羽毛,头部其余部分呈暗灰色,上体呈现橄榄绿色并带有青铜光泽(北部和东部的光泽更显明亮)。它们具有一个醒目的红色臀部,易于辨识,尤其是在飞行时。翅膀边缘带淡青铜绿色,在飞行时有助于识别。下体呈现出青铜绿色,胸部较暗,有明显金色调。腹部较为灰暗,有时会出现小片红色斑点,背部为黑褐或黑色,且翼部多带棕色,下尾则呈黄色边缘。雌鸟则头部全为灰色,暂无红色。幼鸟整体颜色较暗淡上体更绿,下体更灰,臀部红色较淡,腹部红斑也不太显眼。喙强壮粗直,灰至黑色,雄鸟下颌较浅,有时带有绿色或蓝色。虹膜为棕色,腿为灰至橄榄灰色。
【鸣叫特征】
非洲灰啄木鸟的鸣叫通常包括一连串响亮尖锐的音节,听起来像“whee-whee-whee”。它们还会发出轻柔的“tick”声,作为警报或交流。起飞时会发出尖锐的“tweet”声,在飞行中有所谓的“wat-chew”声。在觅食时也常伴随有鼓点的声音。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森林和密林地带常见,栖息于海拔在450至3700米之间,甚至在南非地区可以低至海平面。主要在树木的上部枝干处觅食,喜欢小树和大树的小枝。它们偏好毁立在苔藓中探查,捕食树皮上的蚂蚁和金龟虫幼虫。偶尔会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较少拟态。
【繁殖习性】
相关信息目前尚缺。
【外型辨识】
非洲灰啄木鸟在整体颜色上与灰啄木鸟、灰头啄木鸟相比更深,尾巴无横纹,胸部有明显金色调,这些特征有助于辨识。雌鸟头部为纯灰色,无红色,短于雄鸟的喙。此外,幼鸟头顶有黑纹红斑,雄鸟红斑更广,羽毛颜色在暗淡中偏绿色,腹部较灰,红斑不显著。
【物种区别】
非洲灰啄木鸟与灰啄木鸟、灰头啄木鸟相比,在整体颜色上更深,尾巴无横纹,胸部有明显金色调。雌鸟头部为纯灰色,无红色。幼鸟头顶有黑纹红斑,雄鸟红斑更广。
【保护状况】
非洲灰啄木鸟被IUCN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物种。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非、东非至南非地区,涉及安哥拉、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