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ot's Woodpecker
English name:Elliot's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Dendropicos elliotii
【简介】
埃氏啄木鸟(学名:Dendropicos elliotii),又称Elliot's Woodpecker,属于灰啄木鸟属。该物种分布广泛但相对罕见。
【外形特征】
埃氏啄木鸟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鸟类,长约20至22厘米。面部为淡黄色,头顶和前冠黑色,下额及喉部白色,并带有细小的橄榄色纹理。雄性在后冠和颈背处有红色斑纹,雌鸟则完全为黑色,没有红色斑纹。上身及其羽毛呈绿色,带有青铜色或赤褐色色调,翼覆羽和尾羽呈棕色,边缘为青铜绿。下身则为浅黄绿色,胸部和腹部有细小橄榄色条纹,侧腹形成斑点状块。
【生活习性】
埃氏啄木鸟偏好茂密的原始森林,偶尔也会出现在成熟的次生林中。它们常栖息于海拔高达2,320米的苔藓植物覆盖的山地森林中,并通常独行或成双栖息,偶尔与其他鸟类混群。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甲虫幼虫。
【鸣叫特征】
埃氏啄木鸟发出尖锐的一连串“bwe-bwe”声音序列及柔和的“kiwik-kiwik-kiwik”鸣叫声。它们的鼓叫声较为弱小,类似于D. xantholophus的声音,但更为低沉温和。
【繁殖习性】
埃氏啄木鸟的繁殖时间依据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安哥拉通常在9月,喀麦隆为10月至11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则是在2月至3月。它们会在地面洞穴中筑巢,位置往往位于八米高的树上。卵呈白色,大小约为22.3至22.6毫米×17.8毫米,重量约3.9克。
【外型辨识】
雄性埃氏啄木鸟的后冠和颈背处有红色斑纹;雌性则完全为黑色,没有这种红色斑纹。此外,上身及其羽毛呈绿色,带有青铜色或赤褐色色调,翼覆羽和尾羽呈棕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埃氏啄木鸟被列为“低风险/无危”(LC)物种。这一评估认为目前没有特定的威胁因素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影响。
【地理分布】
埃氏啄木鸟分布在非洲中西部地区,包括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尼日利亚、卢旺达和乌干达。在多个保护区均可见其踪迹,如尼日利亚的Gashaka-Gumti保护区、喀麦隆的Korup和Mount Kupé国家公园、刚果的Lesio-Louna保护站和Odzala及Nouabalé-Ndoki国家公园、乌干达的Impenetrable Forest和Kibale Forest国家公园、卢旺达的Nyungwe森林保护区以及布隆迪的Kibira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