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Dendrocygna > Spotted Whistling Duck
Spotted Whistling Duck

Spotted Whistling Duck

English name:Spotted Whistling Duck

Scientific name:Dendrocygna guttata

【简介】
细斑树鸭(Dendrocygna guttata),又称为Spotted Whistling Duck,是一类归属于雁形目鸭科树鸭属的独特鸟类。其显著特征是在颈部及两侧腹部分布的细小淡色斑点,以及灰白的脸部和黑红色混合的喙。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43-50厘米,体重大致在800克左右。这两性特征相似,其中成年体色为黑麦草色的冠、颈背部、脖领及眼周,灰白色的头部、眉毛和喉咙部分。红褐色的胸部及两侧缀有白色斑点,腹部分为白色,而在背部散布为浅褐色,边缘呈红色。喙部主要是黑色和红色混合而成。

【鸣叫特征】
其常见的叫声包含有短促、鼻腔发出的单音节“gack”,以及耳熟能详的哨音“whee’-ow”或更复杂的空气哨音“whe-a-whew’-whew”,抑或是高尖锐的“wu-wheouwhi”等。

【生活习性】
细斑树鸭常栖息于淡水沼泽、湖泊、池塘、红树林、河流及小溪边的草地或带有林木的低地环境中。这些鸟常于夜晚活动并觅食,食物主要包括种子和小型螺类。它具有飞行能力,飞行时靠特殊形状的飞羽在空气中摩擦产生类似于轻啸的声音。还可以在水面觅食,并能借助强潜水能力到水下觅食,觅食地点包括水面、接近水边的地面以及水中植物。成群数十只活动和觅食,主要在黄昏时分进入稻田或类似的大型植物生长区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发生在9月至次年的3月间,这时雨量充沛。其巢通常构建在水边的树洞中,雌雄都会参与孵化,一次产卵数量从8个到14个,有时甚至多达16枚左右。幼雏出生后能迅速跟随父母活动,孵化期大约为28-31天。

【地理分布】
细斑树鸭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具体分布包括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东部至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北部(约克角半岛北部以北)、乌姆博伊(新不列颠岛西部)和新不列颠岛(俾斯麦群岛东南部)。

【保护状况】
细斑树鸭在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该物种广泛分布,其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未观察到显著的降低趋势。因此,根据濒危物种评定标准被归为非濒危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