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med Whistling Duck
English name:Plumed Whistling Duck
Scientific name:Dendrocygna eytoni
【简介】
尖羽树鸭(学名:Dendrocygna eytoni)是雁形目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尖羽树鸭具有长颈和独特的侧翼羽毛,全身主要呈棕色,胸腹部较淡,背部和翅膀覆羽上分布有深色斑纹。其长度约为40至45厘米,体重在600至1400克之间。喙为粉红色,眼睛黄色,腿亦呈粉红色,且头部较小,没有颈部羽毛覆盖。
【生活习性】
偏好靠近水边的草地和稀树草原,栖息于沼泽、泻湖、湖泊、水库等水域,也常在林缘沼泽或植被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觅食。它们既会在水面觅食,也能潜水觅食。食物以植物种子、嫩叶、草和水生植物为主,也偶尔捕食昆虫和小软体动物。这种鸟类在干旱和雨季之间迁徙,寻找水源和食物丰富的地区。
【鸣叫特征】
尖羽树鸭的显著叫声是一种高音的哨声,通常描述为“wiss-threew”,更加穿透同类树鸭的声音。此外,它们会在飞行或静止时发出柔和的哨声,同时飞行中的翅膀也会产生轻微的哨声。
【繁殖习性】
尖羽树鸭是单配制鸟类,繁殖期通常在一月到三月之间,与雨季相吻合。通常在地面下筑巢,并用柔软植被铺垫。每窝产8到14枚乳白色卵,孵化期为28至30天。幼鸟出生时体重大约22克,姿态可爱,羽毛呈黄色和棕色,由双亲共同孵化和抚育,大约在56至65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树鸭的区别,除其独特的侧翼羽毛和叫声外,成年个体的黄色眼睛和粉红色的喙腿也是辨识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尖羽树鸭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全球数量估计在10万至100万之间,整体上保持着稳定的状态。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金伯利地区、北领地、昆士兰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有时出现在维多利亚西北部的墨累河附近,以及新几内亚。农业和牧场为这种鸟类提供了新的觅食场所,尤其是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