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Dendrocopos > Fr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Fr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Fr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Freckle-breast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Dendrocopos analis

【简介】
点胸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analis)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其中,安达曼群岛及爪哇岛和巴厘岛亦为其典型栖息地。

【外形特征】
成年点胸啄木鸟体长一般在16至18厘米之间。雄鸟头部呈浅褐色,前额略呈红色,头顶至颈背带有黑色或灰色条纹,脸和颈侧为白色,眉毛和耳羽偏黄褐色。喉部石灰色,上体为黑色,自肩至臀有宽白横纹,翼覆羽有宽白尖;飞羽白黑相间。下体淡灰至乳黄色,胸部有黑色雀斑,下腹部有时带有暗色细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呈浅粉红。喙长直、凿状,灰暗,尖端深色;虹膜呈红棕色,眼圈灰,腿为灰色。

雌鸟头部为黑色,上额至颈背全部为黑色。幼鸟下体粉红较淡,两性头顶皆有红斑,雄鸟比雌鸟更多。在longipennis亚种中,下体比指名亚种更淡,斑纹更为显眼,胸斑呈项链状,侧腹有细纹,下尾覆羽深红粉。andamanensis亚种的独特性体现为喙色较淡,脸部带有黑色条纹,喉部白色,胸斑呈现大而圆或心形,上腹和侧腹带有横纹,雌鸟顶冠呈现棕色而非黑色。

【鸣叫特征】
点胸啄木鸟能发出短促尖锐的“chik”或“tsik”音,后跟以柔和的“chip”或“tsip”声,有时还会发出短暂的颤音。此外,它还会发出响亮的“kut-kut-kut…”声,声音依次递增,在呻吟声后会快速发出“pit”音连击,通常前有单一“pik”声。

【生活习性】
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会组小家庭群体活动,也常与多种鸟类一起混群。点胸啄木鸟偏好高树,尤其钟爱于栖息在边缘地带的孤立树木,觅食时主要在树干及大枝的中上层进行,有时也会到树冠的低处或小枝和大枝丫寻找食物。可以在安达曼群岛的灌木丛低处觅食,甚至发现蚂蚁时也会降至地面。觅食技巧包括扫食、探查、啄食和敲打。它们也会剥离树皮。

【繁殖习性】
繁殖习性尚不完全了解。

【外型辨识】
点胸啄木鸟与茶胸斑啄木鸟在体型上相似,但前者较小,胸斑更淡,下半身的颜色明显不同于下巴和喉部。而纹胸啄木鸟更为鲜亮。

【物种区别】
点胸啄木鸟与茶胸斑啄木鸟的关系密切。由于下体淡粉而非鲜红、尾部白色横贯、胸部轻斑而非深刻条纹、颜色加深,体型普遍较小,以及鸣叫声的显著差异,该种系最近从茶胸斑啄木鸟分类中分离出来。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点胸啄木鸟当前的保护评级为LC(近危无须特别保护)。该种在某些区域并不罕见,在缅甸、东南亚部分地区以及安达曼群岛、爪哇和巴厘岛很常见。现有分布环境广泛,少量证据表明种群数量持续稳定,无严重威胁;出现在包括泰国的Doi Inthanon国家公园、爪哇的Baluran国家公园及巴厘岛的Bali Barat国家公园等很多保护区中。

【地理分布】
点胸啄木鸟的繁殖区域涵盖缅甸南部、中南半岛、安达曼群岛、爪哇岛和巴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