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Dendrocincla > Plain-winged Woodcreeper
Plain-winged Woodcreeper

Plain-winged Woodcreeper

English name:Plain-winged Woodcreeper

Scientific name:Dendrocincla turdina

【简介】
鸫鷀雀(英文名:Plain-winged Woodcreeper,学名:Dendrocincla turdina)是雀形目灶鸟科霸鴨雀属的一种中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巴西东部和东北部的Rio Grande do Sul地区、巴拉圭东部以及阿根廷东北部的Misiones省。

【外形特征】
鸫鷀雀体长约为19至21厘米,体重在23至45克之间。它们拥有短而直的喙,喙部颜色从灰到黑不等,下方附近较为淡色。成鸟的两性在羽毛上相似,但雄鸟体型比雌鸟稍大。头部呈橄榄棕色,并且额头有轻微的淡色斑纹,喉部则为浅黄褐色。翅膀、尾上覆羽和尾羽末端略带有红褐色调,而翼下覆羽偏橙黄褐色。虹膜为棕色,腿和脚的皮肤颜色从棕至灰。子物种taunayi的翅膀与身体其他部位颜色相似,尾部末端红褐色较淡,并且具备冠羽条纹。

【生活习性】
鸫鷀雀主要跟随行军蚁而动,以便能捕食到惊慌失措的猎物;此外,在行军蚁出现密度较稀的区域,它们也会轻易地接受其他鸟种领队的混群并获取食物。它们的饮食主要包括昆虫,有时也被发现会喂蝙蝠和青蛙给雏鸟。

【鸣叫特征】
该鸟类鸣叫声持续一分钟或更长时间,由重复的高音“keepkeepkeep---”的一串音符构成,音调有所起伏,声音时强时弱。子物种taunayi的鸣叫旋律稍慢一些,开始于低沉的‘weck’音,紧接着音量增加,并由‘weck’音转换成类似于‘wheep’的音符,最后逐渐减弱信号。

【繁殖习性】
对于繁殖,实际时间范围尚不明确,但推测至少发生在9月至1月之间。它们通常在树洞中筑巢,铺上木屑作为巢底。每次产卵数目为两个。雌鸟单独负责孵化和幼鸟养育工作,巢育周期及幼鸟离巢时间目前尚未有确切记录,但是初步针对雏鸟的研究显示,通常在27天后幼鸟会离开巢穴。

【保护状况】
鸫鷀雀的保护等级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评定为LC(无危)。尽管确切的种群数量未知,且可能在当地有所减少,但由于其物种在巴西的大部分自然栖息地中依然相对普遍,因此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生存可能。然而,物种对栖息地的完整性和人类活动干扰有较强的敏感度,各地的森林砍伐也导致了个别地方数量上的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遍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和马尔维纳斯群岛(即福克兰群岛)。在巴西,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湿润森林,偶尔也出没于山地云雾林和塞拉多地区的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