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hinned Woodcreeper
English name:White-chinned Woodcreeper
Scientific name:Dendrocincla merula
【简介】
白颏䴕雀(英文名:White-chinned Woodcreeper,学名:Dendrocincla merula),为雀形目灶鸟科霸鴞雀属的鸟类。这种中等体型的棕色啄木鸟,具有蓝色眼珠和窄带状的白色喉部。它的分布范围主要限于南美洲北部但在各地数量普遍稀少。
【外形特征】
白颏鷹雀的体长介于16至21厘米之间,体重在28至54克之间。上体为暗红棕色,翼盖略带红色,飞羽和尾羽呈暗褐色,尖端带有深棕色。下巴和喉部有一条狭窄的白色至黄白色竖纹。胸部橄榄棕色,逐渐变为暗赤褐色,下体较淡。翅膀下覆羽呈浅栗色。虹膜颜色从红棕色到棕色不等,喙部颜色为棕色或黑色,下颚较浅,腿和脚的颜色多样,包括蓝、橄榄、灰或棕褐色。雌性和雄性鸟类羽毛相同,不同亚种间存在细微变异。
【鸣叫特征】
通常在蚁群附近可以听到该物种的叫声,但其歌声的记录较少。其最频繁的叫声是一种由两个到四个音节组成的多音节喋喋不休,通常被描述为“dit-it-it-it”或“tat-at-at”。在亚马逊东北部,叫声较为尖锐,描述为“deet-eet-ee”。在马瑙斯地区的一系列6至9个响亮的哨音,而在哥伦比亚南部等地的歌声频率较低,描述为“we, wi, di, dit”,或“wi-wid-wid-di”。还有其他典型的叫声,包括尖锐的“spee”声和长颤音。
【繁殖习性】
关于这种鸟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资料十分匮乏。其繁殖季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北部一般在2月至5月,向南逐渐延迟。该物种不抱长期配偶关系,假设是在树洞内筑巢,但巢的具体形状和大小未知。雏鸟的孵化期、离巢时间及父母照料的细节还未被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白颏鷹雀与其他亚种的几种特征有明显区分,尤其是与纯褐鷹雀的差异,后者有明显的脸部图案和深色髭纹,并不具备白颏鷹雀特有的蓝色眼珠。不同亚种间虹膜的颜色、上体羽毛的色调和发声特性稍有不同。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被评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白颏鷹雀主要分布在南美的亚马逊盆地,其中包括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等国。它的分布几乎覆盖了整个亚马逊雨林的低地,但也可能出现在周边的其他森林环境中。海拔高度主要在300米以下,但在西部边缘的分布区可以达到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