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Apodidae > Cypsiurus > Asian Palm Swift
Asian Palm Swift

Asian Palm Swift

English name:Asian Palm Swift

Scientific name:Cypsiurus balasiensis

【简介】
棕雨燕(学名:Cypsiurus balasiensis),属于雨燕目雨燕科的鸟类。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部、缅甸、爪哇等地。

【外形特征】
棕雨燕体型较小,长约13厘米,整体呈淡棕色。其翅膀形状类似新月或飞镖,修长优雅。尾部长而深叉,通常闭合。男女外观相似,幼鸟尾部较短。虹膜为暗褐色,嘴和脚趾都是黑色,大腿被羽覆盖,呈黑褐色。体重约9.11克,翼长约114.7毫米,嘴峰长约6.5毫米。

【鸣叫特征】
棕雨燕的叫声圆润、尖锐,典型的鸣声是一种快乐的“pi-ti-titrtrtr-teee”颤音。此声音特征经常出现在觅食期间。

【生活习性】
棕雨燕偏好栖息于油棕林,尤其是村落附近的农田、红树林等开放地带。它们活跃于黄昏,通常在空中捕食昆虫,并习惯在农田和其他开阔区域连续飞行。这种行为还与家燕和其他雨燕混群生活时更为普遍。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至8月,通常营巢于屋子檐下或棕榈树叶的缝隙中。棕雨燕的巢由种子绒毛和唾液粘结而成,呈浅杯状结构。巢内卵通常为2枚,孵化期约18天,仔鸟于28.5天后离巢。男女共同担任孵卵和育雏的任务。

【外型辨识】
棕雨燕有多个亚种,包括:
- 指名亚种:Cypsiurus balasiensis balasiensis
- 华南亚种:Cypsiurus balasiensis infumatus
- 印尼亚种:Cypsiurus balasiensis bartelsorum
- 菲律宾亚种:Cypsiurus balasiensis pallidor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棕雨燕的保护状态为无危(LC),但在中国它被列为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其生存状况总体稳定,但由于对特定环境的依赖性,导致其数量可能受特定栖息地的变化或破坏影响。

【地理分布】
棕雨燕有着广泛的地理分布,其栖息地涵盖热带亚洲,甚至跨越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部、缅甸、爪哇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对扇形棕榈树有着非同一般的依赖性。近年来在华莱士区的部分地区观察到其分布有所扩散,显示其生态环境具有一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