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Wren
English name:Song Wren
Scientific name: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简介】
鸣鹪鹩(英文名:Song Wren,学名: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俗称“Soto Rey Canoro”,是雀形目鹪鹩科歌鹪鹩属的鸟类。该物种栖息于从中美洲到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以美妙歌声闻名。
【外形特征】
鸣鹪鹩体长约12厘米,体羽呈深黑褐色,背部、肩部和臀部带有细微的暗纹。尾羽粗略为黑色,喙、耳羽和眼周部位橙褐色,下颏、喉和胸部呈亮橙褐色,腹部两侧略有褐色斑纹,小腹偶尔可见白色羽毛。翅膀和尾羽黑色,翅膀边缘带有橙褐色斑点,形成独特的条纹。眼周裸露皮肤呈肉色,经常带有浅蓝色。虹膜和腿部为棕色。
【生活习性】
鸣鹪鹩生活在雨林和次生林区域,活动高度可达1000米。它们偏好在森林地面的落叶层中觅食,主要以昆虫、甲虫幼虫、蜈蚣和蜘蛛为食。鸣鹪鹩非常谨慎,虽常听见它们的叫声,但直接观测却不太容易。通常它们以家庭形式组成小群体生活,偶尔与其他鸟类混群。
【鸣叫特征】
鸣鹪鹩的鸣声清脆响亮,被称为“风琴鸟”,歌者中的佼佼者。其鸣叫声结合了清晰的哨音和粗糙的咯咯声,极具特色。
【繁殖习性】
在灌木丛中筑巢,离地高度在60厘米至2.5米之间。巢呈长形,长25厘米,高15厘米,宽12.5厘米。巢结构坚固,外套由植物纤维和粗草构成,内衬大量树叶。每巢通常产下带有不规则褐色斑点的白色卵2枚。雄鸟在一个季节内可筑6个巢。在哥斯达黎加,繁殖季节在1-5月,偶尔在10月;而在哥伦比亚,3月至5月为繁殖期。
【外型辨识】
鸣鹪鹩与歌鹪鹩、栗胸歌鹪鹩相似,但胸部和腹部颜色、蓝眼圈和翼尾部条纹的不同可以辨别。独特鸣叫是另一重要标识。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级别。分布范围涵盖中美洲和南美洲,覆盖洪都拉斯至厄瓜多尔,偏好湿润的热带森林环境。
【地理分布】
音频鸣鹪鹩有6个亚种: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ichocoanus、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infuscatus、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lawrencii、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phaeocephalus、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propinquus和Cyphorhinus phaeocephalus richardsoni,遍及从中美洲到南美洲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