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yanoptila > Blue-and-white Flycatcher
Blue-and-white Flycatcher

Blue-and-white Flycatcher

English name:Blue-and-white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Cyanoptila cyanomelana

【简介】
白腹蓝鹟,又名Blue-and-white Flycatcher(英文名),学名为Cyanoptila cyanomelana。中文俗名包括琉璃鸟、山竹鸟等。该鸟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 雄鸟:头部至颈背为深钴蓝色,上体、翼盖、飞羽边缘及尾羽均为深蓝色,初级飞羽大部黑色,次级飞羽内侧黑色,尾羽外侧具白色基部斑;下额至胸为黑色,其余下体为白色。
- 雌鸟:头部和上体为灰褐色或褐色,体侧有白色眼环,脸颊和耳羽有白色斑点;翼黑色,边缘赤褐色,尾褐色,外羽较暗,下体白色或橄榄灰色。

【生活习性】
- 栖息于低海拔至中海拔森林中的山地森林、河谷、田园等地。
- 繁殖季节在山区活动,迁徙时则扩展到沿海地区和公园。
- 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由雄鸟站立高处鸣叫驱赶入侵者。

【鸣叫特征】
雄鸟体形较大,喉部和胸部全为黑色,前后颜色界线分明。鸣唱能力极强,常发出清脆悠扬的笛音,获得“最优秀歌手”的评价。

【繁殖习性】
- 筑巢通常在森林中的溪流两岸、陡岩或树洞中建造巢,材料包括苔藓、植物纤维、兽毛及鸟羽毛。
- 孵卵期为11-13天,由雌鸟负责孵卵。孵化出的雏鸟为晚成鸟,双亲共同照顾。

【外型辨识】
白腹蓝鹟雄鸟体形较大,喉部和胸部全为黑色,前后颜色界线分明;雌鸟头部和上体为灰褐色或褐色,体侧有白色眼环,脸颊和耳羽有白色斑点。区分特征明显,容易识别。

【保护状况】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UCN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繁殖区包括俄罗斯东部、日本、韩国、中国东北部;越冬区遍及东南亚,如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