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yanoptila > Zappey's Flycatcher
Zappey's Flycatcher

Zappey's Flycatcher

English name:Zappey's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Cyanoptila cumatilis

【简介】
琉璃蓝鹟,学名为*Cyanoptila cumatilis*,原为白腹蓝鹟的亚种。独立评估后被提升为独立物种。属于雀形目鹟科蓝鹟属,是一种色彩斑斓的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琉璃蓝鹟体长约为16至17厘米,体重约25克。雄鸟上体、胸部及头侧呈现出亮丽的蓝绿色至天蓝色,脸部呈暗蓝色,下体为白色。雌鸟上体为灰褐色,下体为灰橄榄色至白色。幼鸟头部和脸部有淡色斑点。

【生活习性】
琉璃蓝鹟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至1700米之间的山麓混交林中。繁殖季节在中国中部的华中山地,包括北京、陕西、湖北等地。非繁殖期迁徙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热带雨林中。它们以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琉璃蓝鹟的鸣叫声和谐悦耳,具有一系列响亮、旋律优美的颤音和哨音,与鸫鸟相似,但在音调上更为低沉,变化较小。

【繁殖习性】
关于琉璃蓝鹟的繁殖细节目前尚未充分记录。它们在繁殖地区数量稀少,据信因森林栖息地丧失而呈减少趋势。全球估计有10,000至20,000只个体。

【外型辨识】
琉蓝综合征明珠,该名称源于其在阳光下闪烁的蓝色光泽。

【物种区别】
琉璃蓝鹟与白腹蓝鹟的区别在于没有明显的黑色喉部和胸部。此外,雌鸟上体为灰褐色,下体为灰橄榄色至白色,而幼鸟头部和脸部有淡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琉璃蓝鹟被列为近危物种,需密切监控其生存状况。

【地理分布】
琉璃蓝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中部的湖北、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川及重庆等地。非繁殖期迁徙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进行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