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rdinalidae > Cyanoloxia > Ultramarine Grosbeak
Ultramarine Grosbeak

Ultramarine Grosbeak

English name:Ultramarine Grosbeak

Scientific name:Cyanoloxia brissonii

【简介】
青彩鹀(Cyanoloxia brissonii)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和中部的鸟类。它们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美洲雀科和蓝大彩鹀属。

【外形特征】
雄鸟具有深邃的钴蓝色羽毛,额部、眉纹和脸颊呈现明亮的天蓝色,冠部、颈背和上体颜色更深。肩部有一片亮中蓝色斑块,翅膀和尾羽呈现黑色。雄鸟面部、喉部和胸部则从黑色逐渐过渡到深蓝色,下侧腹部呈现灰蓝色。雌鸟上体为暖棕色,臀部颜色更显红棕色,翅膀和次级飞羽颜色较暗为棕色。下体颜色由橙黄色渐变至淡黄色。幼鸟通常为橙棕色,胸部带有暗色斑点,随其生长头部和腹部逐渐出现蓝色羽毛。

【生活习性】
青彩鹀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或高海拔的灌木丛以及其它密集植被区域,包括查科地区。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它们的栖息地主要是干旱或半干旱沙漠灌丛、干燥森林边缘和灌木丛,海拔高度在海平面至16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900米以下。在阿根廷,指名亚种在灌木丛和半开阔地带活动,最高可达2000米。

【鸣叫特征】
青彩鹀的叫声尖锐而类似金属音,通常被描述为“pik”。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青彩鹀会发出一系列起伏的震颤鸣声;而在巴西,这些鸟类被描述为歌唱声音流畅而悦耳,由高低音交替构成。

【繁殖习性】
青彩鹀巢通常建于玉米树丛中,架高约3米,由植物纤维编织而成,内部使用细软的纤维材料衬垫。外部直径约为9厘米,高度7.5厘米,巢口部分为杯状,尺寸约为5.5厘米×5厘米。每窝产卵2枚,其上带有栗色斑点,颜色为天蓝色;不过其他记录也显示每窝可能产3枚,蛋的颜色有蓝白色或红白色,表面散布着浅肉桂色斑点。

【外型辨识】
青彩鹀的分布范围与蓝黑彩鹀不重叠,通常在较开阔的环境里被发现。也可以根据扎营地植被的密度来分辨这两种鸟,因为蓝黑彩鹀通常栖于密林之中,而青彩鹀则更为适应开阔地带的植被类型。

【物种区别】
青彩鹀的分布范围与蓝黑彩鹀不重叠,通常在较开阔的环境里被发现。也可以根据扎营地植被的密度来分辨这两种鸟,因为蓝黑彩鹀通常栖于密林之中,而青彩鹀则更为适应开阔地带的植被类型。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青彩鹀被列为无危物种(LC)。青彩鹀在笼养中颇受欢迎,但在野外情况普遍。总体来说,青彩鹀在野外依旧保持相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