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Tit
English name:Azure Tit
Scientific name:Cyanistes cyanus
【简介】
灰蓝山雀(学名:Cyanistes cyanus),属于雀形目山雀科的蓝山雀属。它们分布在俄罗斯、中亚、中国西北部等地。
【外形特征】
成鸟头部几乎全白,眼周有一条黑色眼线,翅覆羽上有蓝白条纹,胸部在中国中部地带带有黄色斑块;尾部中央羽毛黑色,边缘具有宽阔的白色尖端,外侧三对尾羽大部白色。上翅深蓝色,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深灰色并有蓝色边缘,其外缘呈白色。
【鸣叫特征】
灰蓝山雀常常发出清脆的“tirr”等高音调叫声,包括颤音、颤鸣或连续的“tsi-tsi-tsi t-t-t-t-t-t”。
【生活习性】
栖息于开阔森林,包括轻度落叶林、混合林,以及河岸的柳树林。它们在非繁殖季节喜沿森林边缘、灌丛、半沙漠区和水边芦苇丛活动。
主要以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种子及少量水果。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4月至6月。采取一夫一妻制,巢通常由干草、苔藓、动物毛发等材料构成,位于树洞或适宜的地点,通常离地面2-4米。一窝可产卵7-11枚,孵化期约为13-14天,雏鸟由双亲共同抚养,约16天后即可离巢。
【外型辨识】
灰蓝山雀头顶到颈背的颜色是淡灰色而非蓝色,并且其下体相对较少白色。叫声上也有所区别,尤其是一款特有的高速短句“chink-chit-it chink”声或严厉的“trrrrit”声。
【物种区别】
灰蓝山雀较蓝山雀形体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头顶到颈背的颜色是淡灰色而非蓝色,并且其下体相对较少白色。叫声上也有所区别,尤其是一款特有的高速短句“chink-chit-it chink”声或严厉的“trrrrit”声。
【保护状况】
灰蓝山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无危(LC)级别,分布范围广泛,包含俄罗斯、中亚地区及其他部分国家。在中国大陆,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区。
【地理分布】
灰蓝山雀在全球广泛分布,包括阿富汗、白俄罗斯、中国、芬兰、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等14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境内,它们出现在新疆、青海以及黑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