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Cyanerpes > Red-legged Honeycreeper
Red-legged Honeycreeper

Red-legged Honeycreeper

English name:Red-legged Honeycreeper

Scientific name:Cyanerpes cyaneus

【简介】
红脚旋蜜雀(学名:Cyanerpes cyaneus),属于裸鼻雀科蓝旋蜜雀属。这种雀类活跃于从墨西哥东部至南美洲中部及东部的广阔区域,包括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古巴,甚至偶尔出现在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

【外形特征】
红脚旋蜜雀体长约为12.2厘米,体重约14克。雄鸟在繁殖季节色彩鲜亮,整体呈现出深紫蓝色或天蓝色的羽翼,头顶覆有美丽的天蓝色冠羽,翅膀和尾部则为黑色,飞行时可见其亮黄色的下翼。非繁殖季节,雄鸟羽翼转为绿色。雌鸟及幼鸟则主要为绿色,下体较淡,有轻微的斑纹,腿部颜色介于红褐色至棕色之间。

【生活习性】
喜欢栖息在热带边缘地带,包括森林边缘、开放林地以及种植园等地方,常见成群活动。其饮食包括昆虫、种子、果实及花蜜,对棕鸺鹠的叫声表现出强烈的响应。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的叫声为尖锐且清脆的“tsip”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4月至6月,由雌鸟独自筑巢,巢建于树上大约几米高的地方,形状为杯状,用坚韧的材料搭配蜘蛛网固定于树枝上。每次繁殖时产2枚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卵。孵化期大约12到13天,由雌鸟单独孵蛋,而成鸟则共同参与养育,幼雏在约14天后会离巢。

【外型辨识】
红脚旋蜜雀与蓝旋蜜雀属其他物种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红色的腿,雄鸟的紫蓝色羽色,以及雌鸟和幼鸟的绿色体色。不同亚种间存在一些较小差异,比如特立尼达岛的亚种体型会略大。

【保护状况】
红脚旋蜜雀的保护级别目前为IUCN无危(LC)状态,表示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并无明显减少趋势。

【地理分布】
红脚旋蜜雀广泛分布于从中美洲至南美洲广大热带区域,覆盖墨西哥东部、玻利维亚中部、巴西东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古巴以及南美洲大部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