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alayan Cuckoo
English name:Himalayan Cuckoo
Scientific name:Cuculus saturatus
【简介】
中杜鹃(Cuculus optatus),属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过去曾被作为喜马拉雅中杜鹃(C. saturatus)的一个亚种,但后来因其叫声和体型的区别被重新确立为独立物种。目前学界也经常使用Cuculus horsfieldi来指代Cuculus optatus,但后者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次异名。
【外形特征】
这种鸟的体长约为30-32厘米,体重为73-156克。成年雄鸟头部、前胸及上部为灰色,腹部为乳白色并带有深色横纹。腹部下部通常为淡黄色。腿和脚呈橙黄色,眼周有裸露的黄色环。成年雌鸟有灰色型和红褐色型两种类型,灰色型体特征与雄鸟相同但带有更深的棕色,红褐色型则带有全身深色条纹。
【鸣叫特征】
雄性中杜鹃的叫声是一系列低沉的双音符poo-poo,偶尔前会有刺耳音符。雌鸟则发出深沉的颤音。它们通常在繁殖季节内外较为安静。
【生活习性】
中杜鹃分布于森林区域,尤其是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它们的食性以昆虫为主,包括树木上、灌木丛中和地面的昆虫及幼虫。这种鸟在繁殖季节往往较难以见到,因为它们有较为隐秘的习性。常见的寄主鸟类有柳莺属(Phylloscopus)的数种鸟类,亦见于其他鸟类的巢中繁殖。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春夏之交,通过寄生其他鸟类的巢中来完成。中杜鹃通常在繁殖季节前后用自己产的卵替换寄主鸟巢中的蛋,孵化期约为12天,离巢期大约为17-19天。这些鸟类被列为中国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无危物种列表(IUCN 2013年),其分布范围广但数量趋势稳定,没有面临较大的生存威胁。
【外型辨识】
中杜鹃雌鸟通常在繁殖季节产单一的单颗卵,这是该物种的繁殖特点。卵的大小和颜色各有不同,且通常模仿寄主鸟类的卵。
【物种区别】
在外观上,中杜鹃与大杜鹃有相似之处,但中杜鹃略窄、翅膀较短且腹部横纹较宽。它们的叫声也具有显著差异,这对区分这两种鸟很重要。另外,它们和喜马拉雅中杜鹃在外形上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保护状况】
中杜鹃被列为中国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无危物种列表(IUCN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