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 Cuckoo
English name:Sunda Cuckoo
Scientific name:Cuculus lepidus
【简介】
巽他中杜鹃(学名:Cuculus lepidus),又称为Sunda Cuckoo,隶属于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2005年由于其核心的声学表型、体型和羽毛特征获得验证,从中杜鹃亚种地位晋升为独立物种。巽他中杜鹃分布于马来半岛山区、Great和小巽他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中东部。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的上体主要为深灰色,翅膀呈暗灰色,尾部黑白条纹明显。下体自灰色胸部渐变至腹部的白底黑纹,后渐变为覆盖臀部的淡黄色羽毛。雌鸟有两种羽色:灰型雌鸟上体与雄鸟相似,但胸部略带锈色,黑纹也比较宽窄;另一种红褐色型则以上体红褐色条纹和黑色条纹为主,翼部红褐色和深棕色相嵌。
幼年巽他中杜鹃上体呈暗灰色至黑色,尾部有白色边缘,并带有颈背上的白斑,翼覆羽具白色边缘,飞羽深灰色配红棕色边缘和白色尖端;下体主要黑白条纹,臀羽偏黄,斑纹不全,且翼下覆羽几乎全白。
【生活习性】
巽他中杜鹃偏好居住在山地和丘陵森林地带,活动范围涵盖950至2700米海拔区域。主要以昆虫特别是毛虫等为食,也偶尔食用果实。该种生活性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
【鸣叫特征】
巽他中杜鹃的叫声与同属的其它种较为相似,但其音调更高,通常由两个或三个较长的'hoop'音符组成,而喜马拉雅杜鹃的鸣叫声音通常更高,可能包含三到四个'hoop'音符。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2月到6月,婆罗洲4月至5月,爪哇岛则为2月至10月。该物种为寄生繁殖型,寄生在诸如栗顶柳莺、黄胸柳莺和山柳莺等其它鸟类的巢内。该物种的卵大体呈奶油色,布满棕色斑点,尺寸约为18.2至21.2毫米×11.3至13.7毫米。雏鸟孵化时全身裸露,暗棕色,并且喙呈橙色,下颚则为红色,最终在19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与其他同属种类相比,巽他中杜鹃其上体的颜色更暗,下体的黑色条纹更大更宽,臀部的颜色更黄,并且鸣叫声音调更高。
【保护状况】
该物种在《IUCN》的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马来半岛山区、小巽他群岛、爪哇岛、婆罗洲(印尼)、以及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中的塞拉姆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