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n Cuckoo
English name:African Cuckoo
Scientific name:Cuculus gularis
【简介】
非洲杜鹃(英文名:African Cuckoo,学名:Cuculus gulari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草原和开阔林地。
【外形特征】
成年非洲杜鹃的外观特征表现为:上体及尾部呈深灰白色,其尾部上方布有黑色线条,尾部末段呈白色,外侧的尾羽带有白色条纹;颏部至胸部为灰白色而腹部为白色,带有细窄的暗灰色条纹。眼睛颜色呈黄色,虹膜同为黄色,喙部基部黄色而端部为黑色或角质色;腿与脚部颜色为黄褐色。幼鸟拥有两种色调:灰色和棕色。
【鸣叫特征】
雄性非洲杜鹃的鸣叫声是强烈的、多少有些变化的“咕-咕”声,其中第二声较高且更为尖锐;雌鸟的叫声是流水般快速重复的“Kwik-kwik-kwik”。
【繁殖习性】
非洲杜鹃是巢寄生者。雌鸟移除其他鸟类巢中的蛋后,在这些巢穴中产卵;它们的卵颜色和尺寸均模仿宿主鸟种。受寄生的鸟巢幼鸟或生蛋会因非洲杜鹃雏鸟的抛出而被驱逐。这种鸟卵孵化周期约为12天,寄生卵通常较宿主的卵先孵化。非洲杜鹃的幼鸟在第21天长出羽毛,但是要成独立之前仍需要宿主喂养几周。
【外型辨识】
非洲杜鹃的外观与普通杜鹃相似,但是非洲杜鹃的喙基部有更多黄色,几乎整个喙的下半部分都是黄色。相比较小的品种,非洲杜鹃体型更大,且尾部没有明显黑色斑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非洲杜鹃的保护现状评估为无危(LC)状态。非洲杜鹃广泛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等多达30多个非洲国家,其栖息范围几乎遍及非洲中撒哈拉地区。
【地理分布】
非洲杜鹃主要群居在开阔的林间与林缘稀树草原,它们在树上和地面觅食,捕食毛虫、甲虫及其他昆虫,有时也会翻动牛粪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