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uculus > Black Cuckoo
Black Cuckoo

Black Cuckoo

English name:Black Cuckoo

Scientific name:Cuculus clamosus

【简介】
黑杜鹃(Cuculus clamosus),英文名Black Cuckoo,属于鹃形目杜鹃科的杜鹃属鸟类,广泛分布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该种鸟具有两种表型:一种为全身黑色、尾羽端部白色;另一种则背部为暗色,胸部呈锈红色,腹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外形特征】
黑杜鹃是一种大型的杜鹃,体长约为31厘米,雄鸟体重可达78至103.5克,雌鸟体重则在78至102.7克之间。成鸟体态变化多样。全身黑色表型的杜鹃常带有一些有限的白色横斑。另一种表型是背部呈暗色,胸部锈红色,腹部呈黑白相间的条纹。幼鸟体色相对淡一些,缺乏白色的尾尖,且翅膀和尾部更显尖锐。

【鸣叫特征】
黑杜鹃能够发出哀伤的三音符叫声,这种鸣声音调逐渐提高,大概类似于“我如此悲伤”的声音。

【生活习性】
黑杜鹃是一种留鸟兼迁徙鸟。它们通常栖息于较厚实的林地和森林环境,在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米的森林、开阔林地、河岸林木及农场灌丛等区域活动。在南非,该物种9月至12月会季节性迁徙,有时持续至4月。其主要食物为昆虫,包括毛虫、白蚁、甲虫、蚱蜢等,偶尔也摄取鸟蛋和雏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根据不同区域而有所差别,如南非的繁殖季节为10月至12月,安哥拉为10月至11月,乌干达为4月至10月,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则为3月至5月。黑杜鹃采取寄生性繁殖方式,通常将卵产在其它种类的鸟巢中,常见寄主包括热带布布鶲和红胸黑鵙。一季可产多达22枚卵。雌鸟的产卵周期约为十周,孵化期为13至14天,孵化时间比宿主鸟蛋短约三天。

【外型辨识】
黑杜鹃与Jacobin和Levaillant's cuckoos的区别在于缺乏冠羽,并且其羽毛上的白色斑点不如其他种类明显,在下体颜色上也有所不同:clamosus亚种的下体呈黑色,有时带有黄色条纹;而gabonensis亚种的下体从下巴到胸部为锈红色,其余部分则是黑白相间的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黑杜鹃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黑杜鹃的地理分布范围为从利比里亚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南苏丹、东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进一步扩散至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及安哥拉,并有延伸到纳米比亚北部、津巴布韦乃至南非东部与南部的记录。此外,塞拉利昂的一些地区的戈拉森林和蒂瓦伊岛也有此类物种的存在,多为非繁殖期迁徙现象。西非赤道地区则是迁徙的目的地之一。

该物种在非洲草原地区仅在繁殖季节出现其鸣叫,而在森林中则全年都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声。总体来说,黑杜鹃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全部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