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yrus Canary
English name:Papyrus Canary
Scientific name:Crithagra koliensis
【简介】
乌干达丝雀(Crithagra koliensis),拉丁名为 Crithagra koliensis,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它们主要栖息在非洲中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乌干达丝雀体长约10.5厘米,体重介于11至16克之间。雄鸟头部呈深绿色,额部、头顶带有细暗纹,脸颊至眼周及喙基部为炭黑色。背部颜色深绿,带有明显的黑纹,臀部和尾上覆羽则为绿色至黄绿色。尾羽黑或深褐色,边缘略带黄绿色。翼羽同样为黑色或深色,边缘为绿黄色,而下体则从黄色至黄绿色不等,喉部至胸部有较重的暗纹。雌鸟的颜色与雄鸟相似,但脸颊部位颜色略淡,下体的斑纹更为明显。幼鸟则类似于雌鸟,但上体颜色为橄榄棕色,暗色条纹更为宽阔。
【生活习性】
乌干达丝雀几乎完全生活在纸莎草丛中,有时也会访问附近的农田区域,如香蕉、高粱和玉米田。它们主要以纸莎草种子和附近农田中的小种子为食。它们通常是独行、成对或小群体活动,群组大小可达15只,常常在纸莎草间跳跃和攀爬觅食,有时也会在地面觅食。
【鸣叫特征】
乌干达丝雀鸣叫种类繁多,其鸣声由一系列高音哨声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甜、tsiew chip、tsipee、tsitsit、tsuweesee、tsisi-pee-tsit chrrrr、chweet-chweet-chweet-chweet、tsuwiwi、tsuweet-sweet、su-eesee、shiew-tiew”等。叫声则包括‘wee-titi-woy’和‘wee-chachachacha’,较为轻柔,一般只会发出轻微的喘息和模糊的啾啾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从3月至8月,有时11月也会进行繁殖活动。雌鸟单独筑巢,窝巢呈深杯状,由纸莎草头编织而成,通常位于纸莎草丛的中心部位,距离地面不超过2米,悬于水面或沼泽边缘。每个巢穴通常产1至2枚卵,卵色为污白色,带有米色及淡红到深棕色的小斑点。
【保护状况】
乌干达丝雀曾因潜在的栖息地破坏威胁而受到接近受威胁的状态,但截至最新数据,其IUCN保护等级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乌干达丝雀主要栖息在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坦桑尼亚西北部及肯尼亚西部。它们的海拔高度大约在900至16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