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Crithagra > White-bellied Canary
White-bellied Canary

White-bellied Canary

English name:White-bellied Canary

Scientific name:Crithagra dorsostriata

【简介】

白腹丝雀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丝雀属的一员。中文学名:白腹丝雀;英文学名:White-bellied Canary;学名:Crithagra dorsostriata。

【外形特征】

白腹丝雀体型相对较小至中等,喙短粗,尾部略带凹形。雄鸟的额头至颈侧为鲜艳的深黄色,头顶部至颈背为橄榄绿至深绿黄色,上体覆盖有橄榄绿色的羽毛,脸颊和耳羽明亮黄色,耳羽上方镶边灰色橄榄色调,并以薄橄榄绿色的颧纹装饰。雌鸟外形类似于雄鸟,但耳羽更呈绿橄榄色,下体胸侧和胁部带有明显的条纹。幼鸟头部和上体呈浅棕或淡黄棕色,并带有较暗的条纹,下体为白色。

【鸣叫特征】

白腹丝雀的鸣叫声由响亮、甜美和音乐性的短语和颤音组成,其中包含一两个尖锐的音符,如“chu-weez, chu-weez”或“weez-cha, weez-cha”。叫声还包括“whee”、“suweee”和“zwee-weez”或“zweess”。

【生活习性】

该鸟种栖息于低地和亚山地的干旱及半干旱灌木丛、金合欢林、密集荆棘灌木区、稀疏草原林区和开阔的稀树草原带。在农田边界的林地中偶尔也会发现它们的身影。其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通常在400至1400米之间,但在非繁殖季节,白腹丝雀会集群远距离漫游寻找食物的范围可扩展至2100米。

【繁殖习性】

白腹丝雀的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7月,有时会持续到2月直到9月。繁殖期间,它们会筑一个小型杯状巢,巢的材料包括植物纤维、苔藓、干草、细根、树枝、动物毛发和羽毛等。它们将巢安置在距离地面1至8米高的灌木或树木的水平枝分叉处。每窝可产1至4枚卵,卵的颜色从白色到淡蓝色或蓝绿色不等,偶有带黑色或红褐色斑点的情况。

【外型辨识】

白腹丝雀在识别上需与黄额丝雀和黄顶丝雀加以区别。前者尾部较长,腹部为黄色,面部图案则对比模糊。相比之下,黄顶丝雀的面部标记更为密集。此外,白腹丝雀比一些同类(如阔嘴雀科的丝雀)体型小,喙部颜色更深。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定,白腹丝雀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白腹丝雀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具体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坦桑尼亚及乌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