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RUIFORMES > Rallidae > Crex > Corn Crake
Corn Crake

Corn Crake

English name:Corn Crake

Scientific name:Crex crex

【简介】
长脚秧鸡(学名:Crex crex)隶属于鹤形目秧鸡科,主要分布在欧洲和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西北部,为夏候鸟。冬季则迁徙至非洲南部。在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长脚秧鸡是一种中型体型的鸟类,平均体长27-30厘米,翼展42-53厘米,重约145-165克。上体呈棕黑色,伴有灰色或米色的条纹。翅膀上覆羽展露独特的栗色并饰有白色条纹,这同样是显著标志。头部、颈部和胸部为蓝灰色,腹白,两侧和尾下覆羽有栗色和白色横斑。喙为肉色,虹膜淡棕色,腿和脚呈浅灰色。幼鸟颜色更浅,下体为更暖的米棕色,而非灰色。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包括重复的、沙哑的“krek-krek”声,通常源自地面或较低的栖息地,其声波能传播到1.5公里之外。雄鸟夜间鸣叫次数最多,常在午夜至凌晨3点之间。雌鸟也偶尔会发出类似雄鸟的叫声,另有别样的吠声,节奏与主要叫声相似但缺乏粗糙纹理。

【生活习性】
长脚秧鸡适应于多种生境,包括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及农田。它们善于隐藏,于白天和早晚活动。长脚秧鸡主要于黄昏和夜晚进出草丛,并通过快捷的奔跑和偶尔的飞翔以躲避敌害。长脚秧鸡在地面上快速移动,且能在危急时刻短距离飞行,但飞行姿态较为尴尬,翅膀震动乏力,双腿下垂。长脚秧鸡是杂食性,主要捕食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等。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从5月持续至7月。它们实行一雄一雌制,于草地、林区或湿地周边营巢,并在河谷或沼泽等湿热环境构筑巢穴。每巢通常产卵6-14枚,一般8-12枚,卵为椭圆形,表面淡赭色并覆有红褐色斑点。卵需由雌鸟孵化,孵化期通常为14-15天。

【外型辨识】
长脚秧鸡体型较非洲秧鸡大,上体颜色偏淡,翅膀带有显著的栗色标记,下体条纹亦有差异。飞行时相较非洲秧鸡,翅膀显得更长且更不圆润,拍翅动作较轻且白色前缘翼区显露。

【物种区别】
长脚秧鸡体型较非洲秧鸡大,上体颜色偏淡,翅膀带有显著的栗色标记,下体条纹亦有差异。飞行时相较非洲秧鸡,翅膀显得更长且更不圆润,拍翅动作较轻且白色前缘翼区显露。

【保护状况】
长脚秧鸡被列为IUCN保护等级中的无危动物,但在中国获得了国家二级保护的认证。尽管如此,欧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过去大量割草与放牧,导致其生境受损,种群呈现出缓慢衰减的趋势。

【地理分布】
长脚秧鸡的繁殖地分布于欧洲至西伯利亚中部以及中国西北部,例如新疆、西藏等地。迁徙期间它们会经过西藏西部。非繁殖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南部。中国新疆的野生种群近年来得到了科研户调查关注,估计数量约为1500-3000只。

【其他特征】
长脚秧鸡的鸣叫声有一定的扰民效应,因此在一些地区,被当地居民赋予了多种绰号和方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