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Cracidae > Crax > Blue-billed Curassow
Blue-billed Curassow

Blue-billed Curassow

English name:Blue-billed Curassow

Scientific name:Crax alberti

【简介】
蓝嘴凤冠雉(学名:Crax alberti),是鸡形目凤冠雉科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哥伦比亚。它是一种大型鸟类,最显著特征为蓝色的肉垂和肉冠,雄鸟拥有白色腹部和尾尖,雌鸟则有栗色下腹和翼尾部白色条纹。

【外形特征】
体长可达82.5至92.5厘米,体重在3.2到3.6公斤之间。雄鸟体色主要为黑色,拥有白色腹区和尾端,头顶羽毛耸立且绒毛状。雌鸟的颜色较深,胸部和腹部有白色横斑,翼和尾部也有白色条纹。幼鸟的喙颜色较淡,而雌鸟的带状形态则更为独特,顶冠上有更多白色,胸腹部分则呈黑白相间横斑。

【鸣叫特征】
雄鸟鸣叫为一系列低沉音调,重复出现“hmm...hmh...hmm...hmm...hmh”的声音,第二和第五个音节最短,且音调最低,随后短暂停顿。当遭遇威胁时,无论是雄鸟还是雌鸟都会发出柔和且高音的哨声“peh-weeeéoh”或者“pehoo”。

【生活习性】
蓝嘴凤冠雉生活在低海拔(通常海拔600米以下)的未受干扰的热带雨林中,偶尔可以上至1200米的高度。主要在地面觅食,其食谱主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硬果实、蠕虫和昆虫,偶尔也会吞食砂石以帮助消化。

【繁殖习性】
蓝嘴凤冠雉的繁殖季节通常在12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初。它们会选择在藤蔓密集处筑巢,巢由枯枝落叶构成,通常位于灌木层至次冠层之间,距地面1.9至4米高。每巢产出2枚白色卵。

【保护状况】
蓝嘴凤冠雉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级别,受到国际公约CITES附录Ⅲ的保护。

【地理分布】
蓝嘴凤冠雉目前分布于哥伦比亚北部地区,包括La Guajira、Magdalena、Antioquia和Boyacá等区域,残存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圣玛尔塔山脉北坡的El Paujil鸟保护区及Tayrona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