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d Spinetail
English name:Scaled Spinetail
Scientific name:Cranioleuca muelleri
【简介】
鳞斑针尾雀,学名Cranioleuca muelleri,属于雀形目灶鸟科的典型针尾雀属。该物种分布在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季节性洪泛森林。
【外形特征】
鳞斑针尾雀体长约14至15厘米,羽毛颜色以类似于鳞片状布置的深棕色为特色。身体背部呈橄榄绿色,头顶部为红褐色,翅膀和尾巴也呈现红褐色。其尾羽较长,尾基部分硬化,末端微尖。胸部和腹部淡赭色,喉、胸和腹处的羽毛边缘呈现暗橄榄色,形成鳞片状斑驳效果。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在乌热带雨林的季节性洪泛区域,一般在地面至次冠层之间活动,酷爱低至中层植被。鳞斑针尾雀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往往以成对形式活动,偶参与混合物种群进行觅食。它们搜寻树皮乃至河岸的残枝以觅取昆虫,特别是在洪水季节中,常在靠近水面的树冠中部找寻食物。
【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外型辨识】
鳞斑针尾雀因其独特的鳞片状下体羽毛、橄榄绿的背部以及红褐色的冠、翅膀和尾部羽毛而易于辨认。这些特征与同所属的其他针尾雀物种有明显的区别。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09年的鸟类红色名录,“鳞斑针尾雀”的保护级别被定为“无忧”(Least Concern,简称LC)。尽管其数量稀少,但尚未达到受到特别保护的紧迫条件。
【地理分布】
鳞斑针尾雀主要生长于巴西东部亚马逊河流域,具体区域包括北极以东的亚马逊州、阿马帕州南部及帕拉州的墨西安娜岛。除了巴西之外,它也存在于南美其他国家,例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被称为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