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backed Butcherbird
English name:Silver-backed Butcherbird
Scientific name:Cracticus argenteus
【简介】
银背钟鹊,学名Cracticus argenteus,为雀形目燕鵙科钟鹊属的鸟类。其主要特征包括:背部呈淡银灰色,头部黑色,脸部和颈后白色,喙长且带钩。该鸟类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和中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银背钟鹊体长约27至30厘米,其喙灰色、尖端暗色且呈钩状。头部和脸部为黑色,颈后和下巴为白色。背部几乎全为银灰色,臀部白色,翅膀外侧黑色并向内递变为白色,且尾羽黑色,尾尖白色。雄鸟和雌鸟在外形上相似,但雌鸟体型可能略小一些。
【鸣叫特征】
银背钟鹊发出欢快、咯咯的歌曲式鸣叫。
【生活习性】
银背钟鹊栖息于河岸森林、雨林边缘、悬崖脚下灌木丛、溪流和河流旁的Pandanus植被、峡谷及沟壑森林和林地。它们全年定居,尽管有由于繁殖后幼鸟的扩散所致的季节性移动报告。该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也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鸟苗及偶食果实、种子和花蜜。
【繁殖习性】
银背钟鹊的繁殖期一般在8月到9月,它们会将巢筑于树杈中,位于离地面5至15米的地方。其巢由细枝构成,内部则用草和根系铺衬,每次产卵数量为2至3枚。有关孵化和育雏的具体信息则未知。
【外型辨识】
不同于灰钟鹊,银背钟鹊头部完全为黑色,无白眼纹,胸前有明显的黑色“项链”。背部颜色更淡,尾尖白色部分更宽大,翅上还有较大白色斑块。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入无危类别(LC),尽管在一些地区由于环境破坏,数量有所减少,但在其他地区,森林清理带来了它们偏好的开阔生境。
【地理分布】
银背钟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和中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