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reaux's Coua
English name:Verreaux's Coua
Scientific name:Coua verreauxi
【简介】
南凤头马岛鹃(学名:Coua verreauxi)是鹃形目杜鹃科马岛鹃属的一种鸟类。它以独特的紫蓝色裸露皮肤和好奇活泼的行为特征闻名。
【外形特征】
成年南凤头马岛鹃体长34至38厘米,体重约98克至101克。其头部为暗灰色的冠羽,背部带绿灰色,尾呈蓝绿色带白色尖端。腹部为白色,脸部裸露皮肤呈现蓝色,有时转成粉红色,虹膜偏深棕色或灰褐色,喙尖细且长,基部呈灰色,腿脚为黑色。幼鸟拥有较短的冠羽,翼覆羽和飞羽顶端呈肉桂色,尾部更窄且尖,白色斑点较微,喙偏灰色,虹膜呈褐色,而脸颊的裸露皮肤颜色则偏灰。
【生活习性】
南凤头马岛鹃喜欢栖息在亚热带干燥的荆棘灌木丛中,主要集中在Euphorbia和Didierea灌木丛生长的砂质或石灰岩土壤地区。它们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海平面至225米之高。食物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包括蜥蜴)及Cassia meridionalis的果实和种子为主。
【鸣叫特征】
该鸟主要发出干燥、沙哑的声音,同时有像“coy coy coy”这样的反复交替叫声,相比另一种凤头马岛鹃的叫声更为短促、锋利、粗糙。还有明显的声音组合,像是“quark quark”后接更平静的“coo coo”,或者黄昏时的“trew-ee trew-ee trew-ee”接上安静的“crow crow crow”。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约从10月持续到次年的4月。它们的巢通常建在1.5至4米高的刺树中,如Euphorbia,由树枝堆成,有时还会裹上一层苔藓,直径约为15厘米。造巢的过程及孵化育雏的具体细节尚未记录。亲鸟会共同抚养育成小幼鸟。
【外型辨识】
南凤头马岛鹃与凤头马岛鹃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不过南凤头马岛鹃相对较小,尾更长,尾尖呈黑色,胸无粉色,并且尾羽下方覆羽也不呈现橙色。幼鸟和成鸟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物种区别】
南凤头马岛鹃与凤头马岛鹃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不过南凤头马岛鹃相对较小,尾更长,尾尖呈黑色,胸无粉色,并且尾羽下方覆羽也不呈现橙色。幼鸟和成鸟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保护状况】
IUCN将南凤头马岛鹃列为无危种(LC),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森林砍伐,以用于生产燃料用的木炭。该种在适宜的栖息地内仍然算相当常见。
【地理分布】
这种鸟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南部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从R Fiherenana到R Menarandra之间的地带,向北至Salary-Bekodoy森林,偶有零星记录在Beloha、Cap Sainte Marie特殊保护区、Tsiombe和Mandrare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