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orvidae > Corvus > Collared Crow
Collared Crow

Collared Crow

English name:Collared Crow

Scientific name:Corvus torquatus

【简介】
白颈鸦(英文名:Collared Crow,学名:Corvus torquatus)是鸦科鸦属的一种鸟类。分布于中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及越南北部。

【外形特征】
白颈鸦体型约为48厘米,体重约347-512克。全身除头和喉部闪淡紫蓝光泽,体羽为深黑色,伴有紫色、蓝色和绿色的金属光泽。其最显著特征是颈后、上背、两侧颈部及前胸有一圈宽的白色羽毛,形成细带式颈圈,白色羽毛基部呈灰色。眼睛深棕色,喙、腿均为黑色。幼鸟的白色部分会略显土黄或浅褐色,且羽毛较为柔软不光亮。

【鸣叫特征】
白颈鸦的典型叫声为滚动、嘶哑的“kaaarr”,重复时渐渐减弱,此外还会发出各种啼叫、咔哒声和吱嘎声,音调较高,明显高于同类,尤其高于大嘴乌鸦的叫声。

【生活习性】
白颈鸦偏好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带,特别是在广阔的稻田和河流平原上大面积散落的树木。它们偶尔出现在稍高的地面,但在过于森林繁茂或山区的地区则较为少见。这些鸟类几乎全年在南方地区定居,北方的部分在冬季会迁移到中国南部较为温暖的沿海地区。它们以地面觅食为主,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昆虫、小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谷物,有时也会食用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繁殖习性】
白颈鸦的繁殖季节一般在农历新年刚过时启动,即每年的2月初,幼鸟在3月底至4月初离开巢穴。白颈鸦常采取一夫一妻的长期配对方式。它们单独筑巢,巢多由树枝和细枝构成,并用柔软的植物材料和动物毛发作为内部填料,建在高大树木的树冠中。每窝产卵2-6枚,平均为4枚。

【外型辨识】
与其他鸦属鸟类相比,白颈鸦体型更大,翅膀和尾巴相对较长,主翼羽呈明显的鸟嘴状。叫声相比小嘴乌鸦和大嘴乌鸦更为高亢。野外环境下,颈圈和胸前的白色细带是其最明显的识别标志。

【保护状况】
白颈鸦的全球种群数量在过去几十年内的变化大约在2,500至15,000只成熟个体之间,这反映了该物种的快速数量下降。这可能归因于农业集约化,导致食物供应减少,以及农药和杀虫剂的过度使用。此外,白颈鸦也受到人类社会的危害,如直接的猎杀活动,这些都加剧了这一珍稀物种面临的严峻生存威胁。因此,白颈鸦已被列为易危物种。

【地理分布】
白颈鸦的分布范围涵盖中国的中部、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截止至甘肃南部、陕西、辽宁、河北、山东、四川、云南、海南、广东、香港和福建省,以及台湾省(包括金门和周围的小岛)。在越南则主要分布于北部低地和东京东部省,南至安南中部地带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