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r Vasa Parrot
English name:Greater Vasa Parrot
Scientific name:Coracopsis vasa
【概述】
马岛鹦鹉(Coracopsis vasa),又称为大瓦萨鹦鹉,是马岛鹦鹉属中的一种大型长尾鹦鹉,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它们能在干燥的土地或密布树木和灌木丛的区域生存。这种鸟类以其独特的体态特征、声音特征和生活习性而著称。
【外形特征】
马岛鹦鹉身长可达50厘米,体重约为480克,体色主要为棕黑色,腹部略浅,胸部带有灰色,尾下覆羽淡灰,与灰色或灰褐色的翅膀形成对比。喙部随季节变化,从深灰色变为浅棕色。除了繁殖季节中部分个体头部羽毛脱落展现黄色或橙色皮肤外,其他时候面部裸露的是灰褐色皮肤。幼鸟颜色偏棕色,头部裸露区域相对较小且为浅灰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是夜行性,活跃于月亮强光的夜晚,也能在日间偶尔见到。它们通常呈小群活动,繁殖季还会组成大群体。在猎食谷物、玉米和各种水果时有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伤害。马岛鹦鹉的繁殖习惯与普通鹦鹉截然不同,巢内的卵会被掩埋在筑巢材料中,孵化周期短至15天,最多可达18天。而在孵化完毕后的49天内,幼鸟的羽毛可以完全长成。
【鸣叫特征】
据说其鸣叫声独特且低沉,听起来像是具有直接不缓的旋律,为低沉的哨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10月持续到次年1月,每窝的平均卵数为3枚,通常孩子们会在一个月内飞出巢穴成为雏鸟。显示出这种鹦鹉随性却又坚韧的特质。
【保护状况】
尽管某些区域认为它是害鸟并予以猎杀,但其总数量目前相对稳定。根据IUCN的评估结果,马岛鹦鹉属于低危物种(IUCN分类下的LC类别)。
【地理分布】
马岛鹦鹉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它们能在干燥的土地或密布树木和灌木丛的区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