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mpephagidae > Coracina > Barred Cuckooshrike
Barred Cuckooshrike

Barred Cuckooshrike

English name:Barred Cuckooshrike

Scientific name:Coracina lineata

【简介】
黄眼鹃鵙(学名:Coracina lineata),又名Barred Cuckooshrike,是雀形目鹃鵙科鸦鹃鵙属的鸟类。该物种广布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部、俾斯麦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等地区,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桉树森林、森林边缘、次生林、林地、沼泽林、灌木丛林以及花园等环境。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在22至29厘米之间,体重约为66至100克。雄性头部、背部及翅膀覆羽的颜色为均匀的蓝灰,眼周有明显的黑色线条,翅膀和尾部边缘呈现白色,腹部为黑白相间的条纹。雌鸟则在外观上与雄性相似,但眼周的黑色区域颜色相对较淡。幼鸟、亚成鸟的外表特征与成鸟有所不同,幼鸟白色部分略带黄色,亚成鸟则更接近雌性成鸟的外观。

【生活习性】
黄眼鹃鵙主要以果实为食,特别是无花果,亦会捕食鳞翅目幼虫、蜻蜓和甲虫等昆虫。其叫鸣声音格调愉快,像是口琴声的“aw-loo-ack”音节,有时会以“whee”音呈现二重奏形态。

【鸣叫特征】
黄眼鹃鵙的叫鸣声音格调愉快,像是口琴声的“aw-loo-ack”音节,鸣叫声往往在飞行过程中发出。其脯嗦常在新几内亚听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是在10月至翌年2月发生在澳大利亚,在新几内亚则为10月和12月,而在布干维尔岛为8月。每窝产卵数量通常为1至2枚,孵化与抚育由双亲共同完成。

【外型辨识】
黄眼鹃鵙最显著的特征是明亮的黄色眼睛与灰蓝色的上体。其中,此特征有助于区分该物种与其他同类物种。不同亚种个体在体型大小及腹部条纹宽度上存在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黄眼鹃鵙并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其当前的保护状况归列为最低级别,即无危(LC)。

【地理分布】
黄眼鹃鵙的地理分布范围涉及太平洋诸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区。具体而言,这一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部,并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较为常见。其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桉树森林及次生林等生态环境,同时也偶尔生活在林地、沼泽林、灌木丛种植园和花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