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Cuckooshrike
English name:Oriental Cuckooshrike
Scientific name:Coracina javensis
【简介】
大鹃鵙(英文名:Large Cuckooshrike,学名:Coracina macei)属雀形目鹃鵙科鸦鹃鵙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部分地区、中南半岛、台湾与中国南部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该物种颜色与其性别的区分明显,雄鸟主要呈深灰色,雌鸟颜色则较浅。
【外形特征】
大鹃鵙体长23-30.5厘米,体重87到102克之间,上身主要为灰色,翼展时背部和臀部的色彩差异明显。雄鸟体色较深,雌鸟腹部带有深灰色条纹。两性均有一条从喙至眼后的暗色斑块,形成独特的“面具”特征。幼鸟的颜色则呈现出褐色,杂以鳞片状花纹,腹部有斑点。
成鸟的羽毛颜色为灰色,其胸部灰与翼为黑色,并带有白色和灰色的羽端。体态颜色在不同的亚种与地区存在多样性。幼鸟的羽毛比成鸟更为粗糙,常有白色纵纹贯穿其体。
【生活习性】
大鹃鵙通常栖息于半开放森林地带,避免湿润森林。常在林冠顶端活动,并有振翅的特定行为。主要以昆虫为主食,偶尔食用果实。
【鸣叫特征】
其叫声具有两个音节,声音重浊且类似于“gii-yaak”,不论是在飞行或是处于静止状态时均能发出。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处于冬季的干旱月份,巢为浅碟状,位置高于地面,构建于树干的分叉处,一般由树枝、草构成,且网状物交织其上。通常情况下,一窝产卵数量为2-3枚。
【外型辨识】
与其他较小的鵙科鸟类相比,大鹃鵙体形较大,且喙更强韧,尾部较短且渐尖。雄性与雌性在体色与斑纹上有着细微差异,性状分辨较为直接。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大鹃鵙的保护状况被标记为无危(LC),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物种的整体种群数目不丰富,在一些区域也显著减少,应受到注意。
【地理分布】
在中国大陆,常见于2000米以下的开阔次生阔叶林或针阔混生林,也有雨林区域活动记录。此外,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所罗门群岛等地也均有该物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