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opsychus > White-crowned Shama
White-crowned Shama

White-crowned Shama

English name:White-crowned Shama

Scientific name:Copsychus stricklandii

【简介】
白顶鹊鸲(英文名:White-crowned Shama,学名:Copsychus stricklandii),属于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婆罗洲北部,是东南亚岛屿特有种。该鸟物种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鸟类学家Edward Strickland,因其在其学名中的重要贡献而被命名。

【外形特征】
成年白顶鹊鸲长约21至28厘米,尾部占比为7厘米,体重则在31至42克之间。雄鸟呈蓝黑色并带有橙红色的下身,而雌鸟外观与之相似但颜色较淡。幼鸟红褐色,且拥有一条明显的锈红色翼带。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白色的顶冠,这一点与其同属但顶冠为黑色的其他种类区分开来。

【鸣叫特征】
白顶鹊鸲的鸣叫具有多样性,主要由明亮的口哨声和笛音组成,偶尔还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且从不重复乐句。其尖锐的“喳”声也是其突出叫声之一。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婆罗洲低地和山地森林、森林边缘,以及废弃果园和种植园。由于广泛的笼鸟贸易,白顶鹊鸲的数量显著减少。与此同时,该物种也被引入到夏威夷群岛和台湾等地。

【繁殖习性】
文中未提及相关繁殖习性的具体内容,故不输出此部分内容。

【外型辨识】
文中未提及相关外型辨识的具体内容,故不输出此部分内容。

【物种区别】
白顶鹊鸲与白腰鹊鸲外观极其相似,但最显著的差异在于顶冠的颜色。白顶鹊鸲拥有白色的顶冠,而白腰鹊鸲的同类却拥有一顶黑色的冠毛。在两个品种相遇区,也常常能够观察到杂交现象。

【保护状况】
IUCN于2009年发布的红色名录中将白顶鹊鸲评估为低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白顶鹊鸲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北部。然而,在人工引入区域内,如台湾,也可以见到该物种的身影。